Ziya-LLaMA-13B 部署教程
1. 项目的目录结构及介绍
Ziya-LLaMA-13B 项目的目录结构如下:
Ziya-LLaMA-13B-deployment/
├── LICENSE
├── README.md
├── apply_delta.py
├── convert_llama_weights_to_hf.py
├── launch.py
└── utils.py
目录结构介绍
- LICENSE: 项目的开源许可证文件,通常为 MIT 许可证。
- README.md: 项目的说明文件,包含项目的概述、安装和使用说明。
- apply_delta.py: 用于将基础的 llama 权重与 Ziya-LLaMA-13B 的 delta 权重结合,生成最终的 Ziya-LLaMA-13B 权重。
- convert_llama_weights_to_hf.py: 用于将 llama 的原始权重转换为 Hugging Face 格式的权重。
- launch.py: 项目的启动文件,用于本地部署 Ziya-LLaMA-13B 模型。
- utils.py: 包含一些辅助函数和工具,用于模型的部署和使用。
2. 项目的启动文件介绍
launch.py
launch.py 是 Ziya-LLaMA-13B 项目的启动文件,主要用于本地部署模型。以下是该文件的主要功能和代码片段:
import gradio as gr
import os
import gc
import torch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
# 指定环境的GPU
os.environ['CUDA_VISIBLE_DEVICES'] = "0,1"
# 导入 utils 文件
from utils import SteamGenerationMixin
class MindBo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模型路径
model_path = '/ziya_v1.1'
self.model = SteamGenerationMixin.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device_map='auto').half()
self.model.eval()
self.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path, use_fast=False)
def build_prompt(self, instruction, history, human='<human>', bot='<bot>'):
# 构建 prompt
pass
def interaction(self, instruction, history, max_new_tokens, temperature, top_p, max_memory=1024):
# 模型交互
pass
def chat(self):
# 启动 Gradio 界面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ind_bot = MindBot()
mind_bot.chat()
主要功能
- 模型加载: 从指定路径加载 Ziya-LLaMA-13B 模型和 tokenizer。
- 构建 Prompt: 根据用户输入和历史对话构建模型的输入 prompt。
- 模型交互: 处理用户输入,生成模型输出,并更新对话历史。
- 启动 Gradio 界面: 使用 Gradio 创建一个交互式界面,方便用户与模型进行对话。
3. 项目的配置文件介绍
Ziya-LLaMA-13B 项目没有明确的配置文件,但可以通过修改 launch.py 中的环境变量和模型路径来配置项目。
配置项
- CUDA_VISIBLE_DEVICES: 指定使用的 GPU 设备,例如
"0,1"表示使用 GPU 0 和 GPU 1。 - model_path: 指定模型的存储路径,例如
/ziya_v1.1。
示例
os.environ['CUDA_VISIBLE_DEVICES'] = "0,1"
model_path = '/ziya_v1.1'
通过修改这些配置项,可以灵活地调整项目的运行环境和模型路径。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