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障技术:从黑盒试点到多级安全设计
1. 早期测试与试点系统概述
在早期测试阶段,大部分编程缺陷出现在处理外部数据文件的输入过程中。不过,一旦数据被摄入并在算法的强类型框架内表示,就未检测到会导致灾难性故障(如程序崩溃或隐私信息泄露)的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政策组对算法行为的监督和审批。在匹配过程中,由于对初始变量条件的错误假设,发现了一个隐蔽的编程逻辑缺陷。这表明,对于确保算法的正确性,完整的形式化规范、数学断言和自动化程序正确性证明技术至关重要。
黑盒试点系统被认为是成功的。该设备处理了超过15万条隐私信息记录,识别出数千个先前未知的匹配项,且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整个计算过程仅耗时约20分钟,与原本可能耗时超过两年的手动处理过程形成鲜明对比。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完全没有泄露任何隐私信息。这一试点揭示了黑盒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负责任地解决的各种问题,包括从初始设计和采购到退役和处置。同时,它也证明了黑盒技术在隐私信息共享和分析方面是可信且可行的,挑战了分析师必须直接访问隐私个人信息才能推进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目标的普遍假设。
2. 隐私保障技术 - 类型2
2.1 类型3系统的局限性
类型3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最佳行业实践,但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涉及的个人数量增加和数据量的敏感性不断提高,当前的最佳行业实践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和隐蔽的对手。试点系统的类型3设计存在两个技术隐私问题:
- 数据传输问题 :使用私有数据通道防止外部环境与内部算法的直接访问,但将计算机文件系统目录暴露给外部世界,即使有防火墙、加密和用户访问限制,仍为对手提供了潜在的利用途径。现代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软件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