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微服务:定义、优势与规模影响因素
1. 微服务的广泛应用与优势
在不同领域的众多项目中,基于微服务的方法已被应用了一段时间,即便有些项目并未明确提及“微服务”这一名称,或者只是部分实现了微服务架构。借助微服务,这些项目能够采用微服务领域当下正在发展的技术,还能借鉴该领域其他项目在架构等方面的经验。
以两个截然不同的业务场景为例,一个是注重快速上市时间的Web系统,另一个是本质上分布式的信号处理系统。尽管这两个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的原因不同,但它们的架构原则却极为相似。同时,在团队组建、基础设施自动化等组织层面也有一些共同的方法。不过,二者也存在差异。对于信号处理系统而言,使用不同技术的能力至关重要,因为该系统需要运用多种技术;而对于Web系统,独立开发、快速便捷的部署以及更短的上市时间才是关键因素。
微服务具有显著的优势:
- 在基于Web的应用中,持续交付和短上市时间是采用微服务的重要动机。
- 对于其他不同的用例,微服务作为分布式系统也非常适用。
2. 微服务的多维度定义
微服务的定义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定义基于微服务的不同方面,也揭示了使用微服务的优势所在。从不同视角对微服务进行剖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微服务方法。
2.1 微服务的规模
“微服务”这个名称表明服务的规模很重要,显然,微服务应该是小型的。一种定义微服务规模的方法是计算代码行数(LOC),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问题:
- 它依赖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不同语言实现相同功能所需的代码量不同,而微服务并不预先规定技术栈,因此基于代码行数来定义微服务不太实用。
- 微服务代表一种架构方法,架构应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