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是Java对象进行远程访问的一种规范——也就是说,从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JVM)而不是特定对象的主机访问。这些对象可能位于拥有JVM的同一个物理主机上,或者位于其他计算机上,并通过某个网络连接到宿主主机(服务器)。规范包括这些对象进行编码的规则,如何定位对象,如何远程调用,方法的参数和计算结果如何在JVM之间传递。RMI的缺省实现是 JRMP(Java Remote Method Protocol),这是一个百分之百的Java实现。此外,RMI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协议,例如IIOP。
RMI可利用标准Java本机方法接口JNI与现有的和原有的系统相连接。RMI还可利用标准JDBC包与现有的关系数据库连接。RMI/JNI和RMI /JDBC相结合,可帮助您利用RMI与目前使用非Java语言的现有服务器进行通信,而且在您需要时可扩展Java在这些服务器上的使用。RMI可帮助您在扩展使用时充分利用Java的强大功能。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怎么构建RMI应用。我们写一个例子,通过RMI获取服务器端的时间。下面是构造这个例子的全部过程。
首先定义一个接口,因为RMI的调用都是通过接口进行的,因此我们只能定义接口。代码如下:
第二步,给出具体实现:
我们还可以通过继承RemoteServer来实现这个类,但是需要自己将它导出,方法是在构造函数中调用 UnicastRemoteObject.exportObject(this, 1099),第二个参数是要绑定的端口号。这里之所以没有显式导入,是因为UnicastRemoteObject已经为我们做了这步工作。
第三步,生成远程接口实现对应的stub,这是通过JDK自带的rmic实现的,命令如下:
生成的stub对应的文件名是CaculatorImpl_Stub。我们可以在rmic后面跟-keep参数,保留生成的stub源码,这实际上是CaculatorImpl的代理,客户端调用的实际上就是这个stub。
第四步,在服务器端绑定这个远程对象,代码如下:
第五步,编写客户端调用代码,代码如下:
第六步,设置CLASSPATH变量,方式是在命令行中使用命令set CLASSPATH=类路径,比如我的类路径是E:/study/rmi/classes,那么命令如下:
set CLASSPATH=D:/WorkSpace/MyEclipseWorkbench/rmi/bin
这一步是必须的,不然向RMI注册机注册的时候会找不到stub。
第七步,启动RMI注册机,启动它的命令也是通过JDK自带的工具完成的,它和javac等工具位于一个目录下,命令如下:
start rmiregistry
start表示另起一个命令行窗口,新窗口和现在的命令行窗口共享同样的设置,比如上面的CLASSPATH。
第八步,启动服务器注册程序,命令如下:
start java gss.rmitest.CaculatorServer
第九步,启动客户端调用程序,命令如下:
java gss.rmitest.CaculatorClient
部署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应该包含接口和实现对应的stub,其它的则不是必需的。
客户端需要包含的:rmi的接口和stub,server.policy权限文件等
服务器端需要包含:rmi的接口,实现类和stub
注册远程接口的时候,如果抛出ClassNotFound stub这样的错误,可能的原因,一是没有手工设置CLASSPATH,二是PATH变量当中,包含了多个JDK或者JRE的bin路径,这两个错误往往很难找,需要格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