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 DR简单原理
client->VS->RS->client(VS只做调度,RS为虚拟服务器)
客户端向目标vip发出请求,lvs接收 ,LVS根据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台活跃的的节点,将此节点的ip所在网卡的mac地址作为目标mac地址,发送到局域网里
节点在局域网中收到这个帧,拆开后发现目标IP(VIP)与本地匹配,于是处理这个报文.随后重新封装报文,发送到局域网.此时IP包的目标ip是客户端,源ip是自己的vip地址
优点:负载均衡器只负责将请求包分发给物理服务器,而物理服务器将应答包直接发给用户。所以,负载均衡器能处理 很巨大的请求量,这种方式,一台负载均衡能为 超过100台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
缺点:这种方式需要所有的DIR和RIP都在同一广播域;不支持异地容灾。
DR模式小结:
1、通过在调度器LB上修改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实现转发。注意源地址仍然是CIP,目的地址仍然是VIP地址。
2、请求的报文经过调度器,而RS响应处理后的报文无需经过调度器LB,因此并发访问量大时使用效率很高(和NAT模式比)
3、因为DR模式是通过MAC地址改写机制实现转发,因此所有RS节点和调度器LB只能在一个局域网里面
4、RS主机需要绑定VIP地址在LO接口上,并且需要配置ARP抑制。
5、RS节点的默认网关不需要配置成LB,而是直接配置为上级路由的网关,能让RS直接出网就可以。
6、由于DR模式的调度器仅做MAC地址的改写,所以调度器LB就不能改写目标端口,那么RS服务器就得使用和VIP相同的端口提供服务。
环境:
iptables和selinux关闭
首先挂载镜像6.5到/var/www/html/rhel6.5/
1:linux3为调度器,实现负载均衡。
修改yum源
cd /etc/yum.repos.d/
vim rhel-source.repo
//添加LoadBalancer用来下载ipvsadm服务
yum install ipvsadm -y
添加虚拟IP(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