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BASE理论学习分享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系统中的BASE理论,包括基本可用、软状态和最终一致性。基本可用是指在故障时部分请求可能失败,但系统仍保持强一致性;软状态允许数据副本在同步时存在中间状态,提高可用性;最终一致性则保证所有副本最终达到一致,适用于对实时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声明:本文是结合自己对技术的理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所以内容不一定正确完善,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教!

一、概念的引入

就我个人所能了解的范畴,当今分布式系统有两大经典理论,分别是CAP理论和BASE理论,其中CAP理论是在强调说明任何一个分布式系统在一致性、可用性以及分区容忍性这三个特征只中能满足两个,不可能全部满足,CAP理论这里就不多阐述了,感兴趣的可参考我即将写的《分布式CAP理论的学习分享》一文。BASE理论是另一套分布式系统理论,它对CAP一致性和可用性做了一个更细化的诠释,简单上理解BASE是CAP的补充和延申,以下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BASE理论:

二、BASE理论

BASE理论总共包括三项,分别是“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和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

1、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

本人理解,基本可用就是满足强一致性,也就是CAP中的C(Consistent),同时依然要保持着P(Partition Torlerance),那么就需要牺牲A(Available)。

这里说的基本可用不是完全不可用,只是在分布式系统出现了故障的时候,暂时部分访问请求不能响应,比如,分布式系统的节点之间的网络发生中断或延时,此时系统正插入一条数据,虽然主本已经完成写入,但副本因为网络暂时不通,则无法复制,但因为Basically Available是要求强一致性,所以必须要等所有副本都写入该条数据后可写入成功,但不能永远等待,会有一个时间周期,超过这个周期,那么就反馈一个失败的信息,如果成功了,但响应时间也比较长,正常情况下300毫秒返回,实际是2秒返回,导致响应时间上的损失。

一般对数据一致性要求很高的交易类系统必须是“Basically Available”状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