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s统计特征函数

Python中用于数据探索的库主要是Pandas和Matplotlib,Pandas提供了大量与数据探索相关的函数。这些统计特征函数能反映出数据的整体分布,主要作为Pandas的对象DataFrame或Series的方法出现。
sum():计算数据样本的总和(按列计算)
mean():计算数据样本的算术平均数
var():计算数据样本的方差
std():计算数据样本的标准差
corr():计算数据样本的Spearman(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

ser.corr(method='pearson') 

method参数为计算方法,支持pearson-默认选项、kendall以及spearman

s1.corr(s2, method='pearson')

s1,s2均为Series,指定计算两个Series之间的相关系数
cov():计算数据样本的协方差矩阵
从直观上来看,协方差表示的是两个变量总体误差的期望。
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个大于自身的期望值时另外一个也大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正值;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即其中一个变量大于自身的期望值时另外一个却小于自身的期望值,那么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就是负值。

frame.cov()

frame为DataFram,返回协方差矩阵。

s1.cov(s2)

s1,s2均为Series,指定计算两个Series之间的协方差
skew():样本值的偏度(三阶矩)
kurt():样本值的峰度(四阶矩)
describe():给出样本的基本描述(基本统计量如均值、标准差等)

Pandas是一个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强大工具,它提供了许多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功能。其中,时间窗口的统计类特征使得我们能够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灵活的统计分析。 时间窗口表示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对数据进行分组和聚合操作。例如,我们可以将一年的数据按照月或季度进行分组,然后计算每个月或季度的统计量,比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Pandas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进行时间窗口的统计类特征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rolling()`函数和`resample()`函数。 `rolling()`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滚动窗口对象,然后可以对该对象进行一系列的聚合操作。我们可以指定窗口的大小和窗口的滑动步长,然后计算窗口内数据的统计量。例如,可以计算每个时间点前10个数据的平均值,或者计算每个时间点前30分钟的最大值。 `resample()`函数则用于按照指定的时间间隔对数据进行重新采样。我们可以指定采样的频率,比如按照天、周、月、季度等进行采样,然后计算每个采样间隔的统计量。例如,可以计算每个月的总和、每周的均值等。 使用这些函数,我们可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的统计计算。除了常见的统计量之外,还可以使用自定义函数进行计算,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总而言之,Pandas的时间窗口的统计类特征功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活的方式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指定窗口的大小和滑动步长,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间隔对数据进行聚合操作,计算各种统计量。这些功能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探索性分析、预测建模以及特征工程等任务都非常有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