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130万研究生报名用户的数据遭泄露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前夕,乌云网揭露存在考研报名数据泄露问题,涉及约130万用户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手机号、身份证号等敏感数据,已遭多手转卖。乌云网用户及白帽子社区成员发现大量骚扰电话频发,疑似数据泄露导致。官方正对此事进行调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刚网购完东西,就接到类似产品的推销电话,或者刚报完名考试,卖考题、卖答案、办培训班的就打来电话了……

个人信息的泄露,防不胜防。这次就发生在报名参加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用户身上。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于2014年12月27日至29日举行。就在11月25日,教育部还召开了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但就在开考的前一个月,网上出现有人出售截止到2014年11月份的130万考研用户的信息。乌云网联合创始人邬迪今天接受《天下公司》采访时说,有乌云网用户透露,怀疑考研报名数据遭到泄露。

邬迪:昨天我们对外预警了四六级考试官网的一个漏洞,在下面的评论里,有网友就提供了一个线索:他怀疑考研报名的这个数据库被“脱裤”了。就是说这些被人拿走了,因为很多人都接到这种卖考题、卖答案、办补习班的那种电话。网友说了,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就马上发动了白帽子等社区力量帮我们调查。正好很巧,有个白帽子说,他在群里看到过有人在公然出售这个数据。

邬迪刚提到的“白帽子”,简单说就是这样一种黑客,他可以识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但并不会恶意去利用,而是公布这个漏洞,让系统可以在被其他人利用之前来修补漏洞。与之相反,那些研究攻击技术非法获取利益的,就是所谓黑帽子了。

乌云网联合创始人孟卓表示,根据社区白帽子提供的线索,乌云网了解到,卖家所出售的数据可不光涉及到考研用户的姓名、性别,而是包含一系列敏感数据,并且卖家已经是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甚至更多,也就说相关信息已经被多次转卖。

孟卓:这个数据当中包括考研者叫什么名字、性别,还有手机号码、座机号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邮编、学校、报考的专业等敏感信息,非常详细。整个数量大约130万,卖家的打包价是1万5000。后来问,这个数据是不是独家的?卖家说不是,这个数据很多人都有了,所以才会卖这个价格。

孟卓告诉记者,不少考研报名者已经多次接到骚扰电话:卖考题、卖答案、办培训班……不胜其烦。

孟卓:其实我们看到10月份的时候,有白帽子在乌云网上报过相关的这个漏洞。我们为了核实,根据一些数据也跟上面的报名者联系,打了几个电话,确实是报名考研的人,接过很多电话,各种被骚扰。我们打电话问的时候,有的报名者已经很不耐烦,就说你们到底要干嘛!

对信息被泄露的考生来说,目前并没有太好的办法规避风险,至少别轻信那些售卖考题的。乌云网联合创始人邬迪表示,对于数据泄露的原因,目前乌云网正在进一步调查的过程中。

邬迪:这个泄露环节很多,比如像系统漏洞导致的泄露就是很直接的,也是网络上的攻击者经常用的一种,就是外部的人通过一些漏洞进去把数据库“脱裤”,这也是乌云网上看到的最多的。另外,也有可能是内部原因比如管理不当等。我们现在只是猜测,正在调查中,还没办法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

作为立足计算机厂商和安全研究者之间的安全问题反馈及发布平台,用户可以通过乌云网在线提交发现的网站安全漏洞,企业用户也可通过平台获知自己网站的漏报。邬迪坦言,现在发现的漏洞越来越多,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

邬迪:现在每天后台都能看到有几百个漏洞在提交,一般200个以上。目前的趋势看,漏洞的数量是迅速递增的。去年一年,我们大概收到4万多个漏洞,前年是2万多个,再往前是1万多。我们最初收集到的更多的是互联网公司的漏洞,现在这块也比较多。过去没有在互联网上的一些系统,比如政府、金融的一些系统都是在局域网或者要去柜台办理的,但近年来,这些系统也逐渐搬到互联网上,出了很多问题,漏洞在增加。

邬迪说,要防范并及时弥补漏洞,并不容易。

邬迪: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一般有专职的安全团队去做,但是对于普通企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O2O等很多创业型公司,早期可能就是程序员、开发人员做一些业务,但现在能力上、经济实力上或者关注点上还没到安全这一块,所以问题比较多,短期内也比较难解决,可能会原来越多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