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储器概述
(一)存储器的分类
1、按存储元件分类: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光盘存储器
2、按存取方式分类:随机存取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直接存取存储器,相联存储器;
3、按信息的可更改性分类:只读存储器ROM,读写存储器RAM;(ROM和RAM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
4、按断电后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非易失性存储器(ROM、磁表面存储器、光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RAM和cache);
5、按功能分类:高速缓冲存储器(RAM芯片)、主存储器(MOS管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直接存储器DAM)、海量后备存储器(顺序存储器SAM);
(二)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1、速度越快则容量越小,越靠近CPU;
2、CPU可以直接访问主存,而辅存的信息则要先取到主存,然后才能被CPU访问;
3、数据一般只在相邻两层之间复制传送,而且总是从慢速存储器复制到快速存储器被使用。传送的单位是一个定长块,因此需要确定定长块大小并在相邻两层间建立块映射关系。
4、缓存-主存层次主要解决了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主存和缓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
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主存和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主存-辅存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虚拟存储系统。这个系统是为了解决主存容量不足的问题。
5、计算机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程序访问的局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