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js的fetch发送一个post请求浏览器却请求两次的原因

博客介绍了跨域的概念,即根据浏览器同源策略,源不同的请求为跨域,同源策略用于隔离恶意文件。还阐述了跨域的解决方式,如JSONP、代理、服务端修改等。此外,详细讲解了CORS跨域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其应用场景、新增的HTTP首部字段及预检请求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使用js的fetch发送一个post请求浏览器却请求两次的原因


这个问题涉及到跨域请求,大概做一下笔记。

关于跨域

根据浏览器同源策略(协议、域名、端口一致为同源),凡是发送请求的源与当前页面的源不同的即为跨域。同源策略用于隔离潜在的恶意文件。

解决方式

  1. JSONP:只支持GET,不支持POST请求;
    原理:浏览器只对XHR请求有同源限制,对script标签src属性,link标签ref属性和img标签src属性没有限制。
  2. 代理:使用代理去避开跨域请求,写一个后台接口,在后端去调用该不通源请求地址;
  3. 服务端修改:在服务端页面添加header限制: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允许所有来源访问
    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POST,GET’)//允许访问的方式

关于CORS跨域资源共享机制

CORS跨域资源共享机制,允许web应用服务器进行跨域访问控制。
CORS允许在下列场景中使用跨域http请求:
XMLHttpRequest或Fetch发起的跨域HTTP请求;Web字体;WebGL贴图;样式表(使用CSSOM);使用drawImage将Images/video 画面绘制到canvas。
CORS标准新增了一组http首部字段,允许服务器声明哪些源站通过浏览器可以访问哪些资源。另外,规范要求,对那些可能对服务器数据产生副作用的请求,必须首先使用options方法发起预检请求,获知服务端是否允许该跨域请求,允许之后才发起实际的HTTP请求,在预检返回的结果中,服务端也可以通知客户端是否需要携带身份凭证(cookies和http认证相关数据)。

今天项目中发现fetch请求只发送了一次,观察浏览器网络请求记录却发现两次请求,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失败,还很奇怪为什么会有两次请求。。。现在终于恍然大悟哈哈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