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办理离职手续,顺手买了一个无线路由器,打算设置好无线网络以后尽快把那些svn之类的服务迁移回来。
第一次用,感觉很新奇。实际上我也不是完全无线,这个网络算是一个混合方式,大致是这样:
电信入口--无线的54兆路由器--(无线接入)笔记本-----|
| (有线的百兆交换机)
|_____(有线接入)台式机服务器--|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
1.保证PC服务器对外的服务不受到无线连接的影响,带宽有保障。
2.保证局域网内部可以通过网线直接连接PC服务器,在必要时局域网内的带宽也很高
当然局域网内一般也不会大量传输数据,所以那个百兆交换机平时是关闭的,随用随开,而无线路由器则是始终不关,反正也不是很费电,呵呵。
今天还配置了一把DMZ,果然简单(顺便感谢wutao同学的建议和luyinghong同学的教导),现在的技术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我刚毕业的时候说起DMZ是可以唬住很多牛人的,现在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好大一堆消费者剩余阿,呵呵。
PC服务器依然是双网卡,配置的时候遇到一点麻烦,不能连接外网了:
我的无线路由配置的网段是192.168.1.0,显然是把对外的数据包发给内部网卡了。一查路由:
问题出在最后两条上,于是直接删掉多余的路由指向:
问题是解决了,不过一旦网络重启显然又要麻烦一次。自从用了ubuntu以后,我越来越不愿意打命令了,于是检查配置文件:
嗯,eth1和eth0都设置了网关,这样不对,修改,然后restart:
搞定,收工。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原来贴代码真的是很能占篇幅阿,想起了写本科论文的时候,哈哈哈哈。
第一次用,感觉很新奇。实际上我也不是完全无线,这个网络算是一个混合方式,大致是这样:
电信入口--无线的54兆路由器--(无线接入)笔记本-----|
| (有线的百兆交换机)
|_____(有线接入)台式机服务器--|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
1.保证PC服务器对外的服务不受到无线连接的影响,带宽有保障。
2.保证局域网内部可以通过网线直接连接PC服务器,在必要时局域网内的带宽也很高
当然局域网内一般也不会大量传输数据,所以那个百兆交换机平时是关闭的,随用随开,而无线路由器则是始终不关,反正也不是很费电,呵呵。
今天还配置了一把DMZ,果然简单(顺便感谢wutao同学的建议和luyinghong同学的教导),现在的技术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我刚毕业的时候说起DMZ是可以唬住很多牛人的,现在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好大一堆消费者剩余阿,呵呵。
PC服务器依然是双网卡,配置的时候遇到一点麻烦,不能连接外网了:
bash 脚本
- $ ping 61.172.201.17
- PING 61.172.201.17 (61.172.201.17) 56(84) bytes of data.
- From 192.168.0.1 icmp_seq=2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 From 192.168.0.1 icmp_seq=3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 From 192.168.0.1 icmp_seq=4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我的无线路由配置的网段是192.168.1.0,显然是把对外的数据包发给内部网卡了。一查路由:
bash 脚本
- $ route
- 内核 IP 路由表
- 目标 网关 子网掩码 标志 跃点 引用 使用 接口
- 192.168.1.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 192.168.0.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1
- default 192.168.1.1 0.0.0.0 UG 0 0 0 eth0
- default JohnLee.local 0.0.0.0 UG 0 0 0 eth1
问题出在最后两条上,于是直接删掉多余的路由指向:
bash 脚本
- $ sudo route delete default
- $ route
- 内核 IP 路由表
- 目标 网关 子网掩码 标志 跃点 引用 使用 接口
- 192.168.1.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 192.168.0.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1
- default 192.168.1.1 0.0.0.0 UG 0 0 0 eth0
问题是解决了,不过一旦网络重启显然又要麻烦一次。自从用了ubuntu以后,我越来越不愿意打命令了,于是检查配置文件:
bash 脚本
- $ cat /etc/network/interfaces
- auto lo
- iface lo inet loopback
- auto eth0
- iface eth0 inet static
- address 192.168.1.2
- netmask 255.255.255.0
- gateway 192.168.1.1
- auto eth1
- iface eth1 inet static
- address 192.168.0.1
- netmask 255.255.255.0
- gateway 192.168.0.1
嗯,eth1和eth0都设置了网关,这样不对,修改,然后restart:
java 代码
- $ cat /etc/network/interfaces
- auto lo
- iface lo inet loopback
- auto eth1
- iface eth1 inet static
- address 192.168.0.1
- netmask 255.255.255.0
- gateway 192.168.0.1
- auto eth0
- iface eth0 inet static
- address 192.168.1.2
- netmask 255.255.255.0
- $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 Password:
- * Reconfiguring network interfaces... [ OK ]
- $ ping www.sina.com.cn
- PING taurus.sina.com.cn (61.172.201.23) 56(84) bytes of data.
- 64 bytes from 61.172.201.23: icmp_seq=1 ttl=53 time=23.8 ms
- ......
搞定,收工。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原来贴代码真的是很能占篇幅阿,想起了写本科论文的时候,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