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好久都没看到这篇的讨论,就先贴自己的了.....
本文是在sigcomm07上PPR部分包恢复中softPHY技术的另一个应用。提出了一个名为softRate的速率调整算法,1)在接收方通过softPHY计算一个帧中的BER(bit error rate)。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计算公式比较简单。2)检测去除因干扰而造成错误的帧(因干扰冲突造成的帧接收错误是不需要降低发送速率)。3)发送方收到接收方发回的BER,运用softRate选择合适的速率来发送下一帧。
发送方选择下一帧的速率过程如下:1)根据不同速率间BER的映射关系,发送方可以根据当前速率和对应的BER,推测出别的速率下的BER;2)为每个速率Ri计算最佳的BER范围(αi,βi),具体取值与不同的错误恢复机制有关;3)给定当前速率的BER和最佳范围,不在最佳范围的就可以进行调整。
不同调制方法和编码率下BER的对应关系图如下:(直接寻找速率之间的BER映射关系,避免SNR-BER关系因环境的变化)这个结果是直接测量出来的,就是因为无线系统设计时为避免冗余,对给定SNR相邻速率间的错误率差至少一个数量级,而且对任意SNR,BER随速率增加而增加,所以这个关系是稳定的。
但文中没有给出具体计算范围上下限的方式,只给出了例子。如错误恢复机制是帧级的,对BER要求较高可能在(10-7,10-5);错误恢复机制智能些,只重传错误的比特,就可容忍较大的BER范围在(10-5,10-3)。
调整速率更简单:如果在当前速率Ri下的BER bi<αi,可以查看比当前速率快一级的速率下的BER是否在最佳范围,如果在就用Ri+1的速率发送下一帧。(如果情况更好,允许一次升两级。)如果bi>βi,则查看慢一级的速率Ri-1的BER,如果对应bi-1在(αi-1,βi-1)之间,就按Ri-1速率发送,不行就再降。
识别冲突,避免因为冲突而降低速率。通过在帧尾加入“postamble”(尾戳),提高识别冲突的概率.
以前算法的缺点:
1)基于SNR的选择算法,SNR和BER对应关系随环境变化,需要进行训练,不适合移动环境。
2)基于frame接收的选择算法,需要许多帧才能来估计帧丢失率,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调整。
实验先验证比较softPHY计算的BER和实际BER的差值,以及识别的冲突占总冲突数的百分之多少,来表明softRate的准确和有效。然后在把softRate与别的算法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吞吐量的比较。移动环境无干扰下softRate比基于SNR的好,静态环境有干扰下softRate与基于SNR的一样都比基于frame的好。
本文另一个贡献就是把softPHY从zigbee推广到802.11a/b/g和W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