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语言质量
呼叫者体验。比较抽象,可以直接开始看下面一章。
2. 影响语言质量的因素
2.1 压缩(compression)
模数转换PCM编码的时候就已经有信息丢失。然而窄带8kHz的采样频率(假如经过G.711编码后需要带宽为64kps)基本覆盖人类对话音的听觉带宽,所以不太影响语音质量。(注:如果是对音乐进行该频率的采样编码,则会对质量有明显影响)。宽带16kHz的采样能保持更好的音乐质量。
语言编解码器在编码的时候为了压缩数据,会造成原始语言数据中信息的丢失。
压缩的越厉害,丢失的信息越多。
好的编码器会更多丢弃听觉无关的信息,可以获得较高压缩率和较小的语音质量影响。
2.2 延迟(latency)
延迟源:编码,打包,网络传输,jitter buffer。下图是一个示例图:
在双向通话过程中,延迟会影响通话效果。
大部分人在往返延迟(round-trip delay)达到250毫秒时能感受到通话的延迟。
当延迟超过500毫秒时,通话已经难以进行。(where you can almost tell a joke and have the other guy laugh after you've left the room.)
2.3 抖动(jitter)
网络传输时每个RTP包的不同延迟造成接收端接收时间的不均匀。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延迟?
UDP包的单独路由也可导致后发送的RTP包被先收到。(M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