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刚结束了一个项目,结果提交给用户后,用户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许多所谓的“问题”,反馈回来给我们后,原来不是程序的Bug,而是用户没有根本没有根据当初他们给我们的需求规格操作,所以在用户交互的接口处就被涮了下来,为此他们总天抱怨说程序如何如何不好用……
我真的不明白,这样的项目实施下去有没有什么意义?有人指责说我们项目组如何如何开发出一个不符合用户需求的系统,我心里真的觉得冤啊,项目需求文档,白纸黑字把需求规格写得清清楚楚,现在用户不按照当初给我们的需求规格来操作,还想要求系统能够做出正确的回应?我想这样的项目很难做下去的……需求规格应该就像是一份合同、一份契约一样,是供应方和消费方共同遵守的约定,一方遵守,一方却不遵守,却要求系统按照双方都遵守的情景去运行,我想现在的程序还没有这样的逻辑能力吧?
用户需求、需求文档、需求规格,如何更好地为项目服务?项目需求会不断地变化,因此需求规格也有可能随之变化,但是需求变化了,一般都要求有需求变更,如果没有做需求变更,则要求系统能按新的需求规格运行,那还真不如叫公鸡下蛋呢……
这样的项目要怎样做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