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物理架构层设计全解析
1. 物理架构层设计概述
在当今的信息系统环境中,大多数系统会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上。例如,基于 Web 的系统在桌面计算机的浏览器中运行,但会通过互联网与 Web 服务器(可能还有其他计算机)进行交互。因此,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创建物理架构层设计,即规划系统如何在计算机之间分布,以及每台计算机将使用哪些硬件和软件。
物理架构层设计主要源于非功能需求,如操作、性能、安全、文化和政治需求等。其交付成果包括架构以及硬件和软件规格说明。主要目标如下:
- 理解不同的物理架构组件。
- 了解基于服务器、基于客户端和客户端 - 服务器的物理架构。
- 熟悉云计算、普适计算、物联网 (IoT) 和绿色 IT。
- 能够使用部署图创建网络模型。
- 熟悉如何创建硬件和软件规格说明。
- 理解操作、性能、安全、文化和政治需求如何影响物理架构层的设计。
2. 物理架构层的元素
2.1 架构组件
系统的主要架构组件包括软件和硬件。软件可分为四个基本功能:
1. 数据存储 :与数据管理层上的对象持久性相关,大多数应用程序需要存储和检索数据。
2. 数据访问逻辑 :与数据管理层上的数据访问和操作类相关,通常涉及使用 SQL 进行数据库查询。
3. 应用逻辑 :位于问题域层,其复杂程度取决于应用程序,记录在功能和行为模型中。
4. 表示逻辑 :位于人机交互层,负责向用户呈现信息并接受用
物理架构设计核心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0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