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效率不高,主要是杂事太多了,下午的转正答辩弄得心里老不踏实,结果答辩的时候简单得一塌糊涂,有点走过场的味道,真是不爽 !
上午整理了以下昨天的代码,主要是把取IP报文的相关信息的代码合成了一个函数,v4,v6分开写 。并且增加了判断分片报文,判断高层协议是不是TCP,UDP的分支,这几个暂时空着,等和老大们商量好了怎么处理后再写。通过对IPV6报文的解析,总算弄清了IPV6的首部组织方式,这其中也从Linux源码中拷贝了一些NEXT字段的宏定义。看着初成的代码竟然有点成就感,呵呵,真想马上测试一下。晚上编译了一下,1K左右的代码就几个小错误,虽然没有链接,还是又高兴了一把。:)
回想这个模块的开发,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主要是开始时函数的接口开始都没有想好,导致今天上午的整理。这固然是因为我对这个模块刚刚解除,进度又紧。但其实还是一个工作习惯问题,以前写代码时就很少写设计文档。通过写设计文档,可以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清晰,透彻的认识,利于发现理解中的盲区。设计模块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后期编码的工作量。因为不经过仔细的设计就开始代码的编写,带来的往往就是频繁的返工,甚至会对整个框架伤筋动骨。一次就把事情作对,是要明确目标,控制过程,追求结果。而过程的控制是需要一系列的流程,制度(习惯)来加以保证的。现在的模块代码良也不算小,以后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返工。
晚上参加了Tornado 的培训,名字是从入门到精通之一,可是我看培训计划里到明年初都没有之二,看来不能寄希望于它了。主要讲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还有调试的工具,WTX等。前几天自学时的几个疑问在培训的时候都和老师交流了一下,收获还是有的。只是项目组对这个工具的依赖并不是很大,因为自己又利用WTX协议实现了一些调试命令。以后得自己有意识地多找机会锻炼一下
上午整理了以下昨天的代码,主要是把取IP报文的相关信息的代码合成了一个函数,v4,v6分开写 。并且增加了判断分片报文,判断高层协议是不是TCP,UDP的分支,这几个暂时空着,等和老大们商量好了怎么处理后再写。通过对IPV6报文的解析,总算弄清了IPV6的首部组织方式,这其中也从Linux源码中拷贝了一些NEXT字段的宏定义。看着初成的代码竟然有点成就感,呵呵,真想马上测试一下。晚上编译了一下,1K左右的代码就几个小错误,虽然没有链接,还是又高兴了一把。:)
回想这个模块的开发,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主要是开始时函数的接口开始都没有想好,导致今天上午的整理。这固然是因为我对这个模块刚刚解除,进度又紧。但其实还是一个工作习惯问题,以前写代码时就很少写设计文档。通过写设计文档,可以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清晰,透彻的认识,利于发现理解中的盲区。设计模块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后期编码的工作量。因为不经过仔细的设计就开始代码的编写,带来的往往就是频繁的返工,甚至会对整个框架伤筋动骨。一次就把事情作对,是要明确目标,控制过程,追求结果。而过程的控制是需要一系列的流程,制度(习惯)来加以保证的。现在的模块代码良也不算小,以后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返工。
晚上参加了Tornado 的培训,名字是从入门到精通之一,可是我看培训计划里到明年初都没有之二,看来不能寄希望于它了。主要讲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还有调试的工具,WTX等。前几天自学时的几个疑问在培训的时候都和老师交流了一下,收获还是有的。只是项目组对这个工具的依赖并不是很大,因为自己又利用WTX协议实现了一些调试命令。以后得自己有意识地多找机会锻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