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理692N 开发入门:从源码看透蓝牙音频SoC的底层逻辑
在消费级蓝牙音频设备的成本厮杀中,谁能以最低BOM实现稳定连接、清晰音质和灵活控制,谁就能拿下TWS耳机、语音玩具、免提模块这类对价格极度敏感的市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杰理科技的AC692N悄然成为许多白牌厂商和创客项目的“心脏”——它不只是一颗芯片,更是一个 高度集成、全栈开源、可深度定制 的完整解决方案。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杰理平台时,常被其“非标准”的开发方式所困扰:没有熟悉的CMSIS结构,没有HAL库封装,甚至连编译环境都带着几分“土味”。但一旦你真正钻进它的SDK源码,就会发现这套系统远比表面看起来要精致得多。它不是为炫技而设计的工程艺术品,而是为量产落地打磨出的实用工具包。
我们不妨直接从一个最常见的场景切入:当你给一块基于AC692N的蓝牙板子通电后,它是如何一步步从沉默到发出“开机提示音”,再到手机上跳出配对提示的?
整个过程的核心,藏在
main.c
的启动流程里:
int main()
{
cpu_init();
clk_init();
power_init();
gpio_init();
sys_event_notify_register(SYS_EVENT_TYPE_KEY, sys_key_event_handler);
sys_event_notify_register(SYS_EVENT_TYPE_BT, bt_event_handler);
bt_stack_init();
bt_start_device();
while (1) {
os_sem_wait(&main_loop_sem, 0);
sys_event_deal();
}
}
这段代码看似简单,却勾勒出了整个系统的骨架。初始化之后,并没有进入传统意义上的“主循环”去轮询状态,而是让CPU进入低功耗等待(
os_sem_wait
),仅靠事件唤醒。这正是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关键思想:
被动响应,而非主动扫描
。
所有外部行为——按键按下、蓝牙断开、定时器超时——都会被抽象成一个统一的
sys_event_t
对象,放入事件队列。这种
事件驱动模型
不仅降低了功耗,也让逻辑解耦变得自然。比如你想改成长按5秒才开机?不需要动蓝牙或电源模块,只需调整按键事件中的判定条件即可。
再来看按键处理的具体实现。很多人抱怨国产芯片的按键识别不准、容易误触,但在杰理这里,你可以直接打开
drivers/key.c
看到完整的扫描算法:
int sys_key_event_handler(struct sys_event *event)
{
struct key_event *key = &event->u.key;
switch (key->msg) {
case KEY_MSG_CLICK:
app_audio_play_voice_prompt();
break;
case KEY_MSG_LONG:
bt_start_device();
break;
}
return false;
}
注意这里的
KEY_MSG_CLICK
和
KEY_MSG_LONG
并非硬件中断直接产生,而是由SDK内部的按键扫描任务根据GPIO变化+去抖延时+时间阈值综合判断得出。这意味着如果你发现长按触发太快,完全可以去修改
config/key_config.h
中的宏定义:
#define LONG_PRESS_TIME_MS 3000 // 原来是1500ms,现在改成3秒
这种“看得见、改得了”的透明性,在同类竞品中极为罕见。像中科蓝讯等厂商虽然也主打低成本,但其SDK多以静态库(.a文件)形式提供,开发者只能调用接口,无法追溯内部逻辑。一旦出现连接异常或功耗偏高,排查起来如同盲人摸象。
而杰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把整套蓝牙协议栈都开放了源码。你可以在
stack/
目录下找到HFP、A2DP、AVRCP等Profile的完整实现。举个例子,想让设备在来电时不自动接听,而是先播放一声“滴滴”提示音再接通?直接修改
bt_hfp_event_handler
就行:
void bt_hfp_event_handler(u8 event)
{
switch (event) {
case HFP_EVENT_CALL_INCOME:
app_audio_play_tone(TONE_DIAL); // 先播提示音
delay_ms(500);
hfp_answer_call(); // 再接听
break;
}
}
甚至你可以深入
hfp_api.c
查看
hfp_answer_call()
到底发了什么AT指令,是否符合你的通信时序要求。这种级别的掌控感,对于需要做车载后装产品或工业级语音终端的开发者来说,几乎是刚需。
当然,强大的自由度也意味着更高的入门门槛。初次阅读杰理SDK的人,往往会困惑于它的目录结构为何如此“原始”:
/sdk_ac692n/
├── app/
│ ├── main.c
│ ├── sys_event.c
│ └── demo_xx/
├── board/
│ ├── board_ac692n_demo.c
│ └── clock_config.c
├── drivers/
│ ├── gpio.c
│ ├── uart.c
│ └── pwm.c
├── include/
└── lib/
没有分层架构,没有中间件抽象,
.c
文件平铺直叙。但这恰恰是它的智慧所在:
贴近硬件,拒绝过度设计
。
比如
board/board_ac692n_demo.c
里的一段配置:
const struct io_port_def port_mux[] = {
{IO_PORTA_00, PULL_DOWN}, // 按键输入
{IO_PORTA_01, PULL_NONE}, // PWM_L 差分音频输出
{IO_PORTA_02, PULL_NONE}, // PWM_R
};
每一个引脚的功能、上下拉状态、复用模式都清晰列出,不像某些高级框架需要用一连串宏层层包裹才能确定实际映射。这对于快速打样调试非常友好——你知道每一行代码对应的是哪一根物理线路。
再比如音频输出部分,AC692N支持双通道PWM直接驱动扬声器,无需外置DAC。这对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但PWM音频天生带有高频噪声,怎么解决?答案就在硬件设计与软件配合上:
- 软件层面:启用差分输出模式,抑制共模干扰;
- 硬件层面:在PCB走线上增加LC低通滤波(典型值:10μH电感 + 22nF电容),滤除100kHz以上的开关噪声;
最终可在4Ω负载下输出约1.5W功率,足够驱动小型喇叭。如果你追求更高音质,也可以关闭内部PWM,通过I²S接口外接专业DAC芯片,灵活性十足。
低功耗是另一大亮点。很多开发者以为蓝牙芯片待机功耗低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实际上若软件未妥善管理状态机,电流很容易跑到几十微安以上。而AC692N配合SDK的电源管理机制,能做到典型值 2μA@关机态 ,这背后有一整套协同设计:
- 无蓝牙连接时,协议栈自动进入睡眠模式;
- 定时唤醒扫描广播包,失败后立即返回;
- 所有非必要外设时钟关闭;
- 使用RTC维持唤醒能力,支持按键或定时器触发复位;
你在
power_mg.c
中能看到类似这样的逻辑:
if (!bt_is_connected()) {
enter_deep_sleep(SLEEP_MODE_DEEP);
}
这种细粒度的控制,使得使用CR2032纽扣电池供电的产品也能实现数月待机。曾有团队用AC692N开发一款蓝牙门铃,整机静态功耗仅3μA,更换一次电池可用一年半。
说到实际应用,最典型的莫过于 蓝牙免提通话模块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正在骑车,手机放在口袋里,前方路口突然收到重要来电。你无需掏手机,只需轻点头盔侧面的按钮,耳机便自动接听并开始双向通话。
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拆解开来不过几步:
- 上电后自动广播蓝牙信号,名称可自定义(如“骑行助手”);
- 手机首次配对后,MAC地址被存储在Flash中;
- 下次靠近时自动重连,无需手动操作;
-
来电事件通过HFP协议传递,触发
HFP_EVENT_CALL_INCOME; -
系统调用
hfp_answer_call()发送ATA指令应答; - 麦克风采集语音 → 编码 → 经SCO链路上传至手机;
- 对方声音经A2DP下发 → 解码 → PWM输出至耳机;
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额外MCU参与协调,全部由AC692N单芯片完成。相比之下,早期方案往往需要一颗独立MCU负责按键检测和逻辑判断,再通过UART与蓝牙模块通信,不仅增加成本,还带来同步延迟和兼容性问题。
而现在,一切都在同一颗芯片内闭环运行。你可以把AC692N理解为一个“会说话的单片机”:它既能处理复杂的蓝牙协议,又能执行用户逻辑,还能直接输出音频。
当然,任何技术都有适用边界。AC692N的优势集中在 中低端蓝牙音频领域 ,不适合需要高性能计算或多麦克风波束成形的AI语音交互场景。但它精准地卡住了那个量大面广的市场缺口:
“我只需要一个能稳定传声、按键可控、续航够久、成本够低的蓝牙单元。”
正因如此,我们在语音玩具、儿童定位手表、简易TWS耳塞、共享设备控制板上频繁见到它的身影。
对于开发者而言,掌握AC692N的意义不只是学会用某款芯片,更是理解一种
极致性价比导向下的系统设计哲学
:
- 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平衡性能与功耗?
- 如何通过开源降低二次开发门槛?
- 如何用软件弥补硬件的不足?
建议新手从官方的
demo_music
工程入手,先烧录验证基础功能,然后逐步替换语音提示文件、修改按键逻辑、添加串口命令接口。你会发现,很多原本以为需要复杂方案的问题,其实几行C代码就能搞定。
当你可以自信地说出“这个功能杰理692N能不能做?”并迅速定位到对应的
.c
文件时,你就已经跨过了那道隐藏的门槛——不再依赖图形化配置工具,而是真正开始驾驭这颗芯片的内在脉络。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11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