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年份、日期、时间与数字的读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英语中数字、日期、时间和分数等的正确读法。内容包括四位数及非四位数年份的读法、日期的英文书写格式、时间的表达方式以及小数和分数的读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年份

关于四位数年份的读法有下列几种情形:

1)一般情况下,将表示年份的四个数字按前后分为两组,每一组的数字都按基数词来读。例如:

1865年读作 eighteen sixty-five

1998年读作 nineteen ninety-eight

2)如果前两个数字为非“零”数字,后两位数分别为“零”,则先读出前两位数,然后将后面的两个“零”读为 hundred。例如:

1900年读作 nineteen hundred

1800年读作 eighteen hundred

3)第三个数字为“零”(其他数字不是“零”)的年份的读法应当将该“零”读为O[u]。例如:

1809年读作 eighteen O nine

4)关于千年的一些读法。

2000年读作 two thousand

2008年读作 two thousand and eight(或twenty O eight)

1008年读作 one thousand and eight(或ten O eight)

另外,还有一些非四位数的年份,它们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按照基数词的方法来读,另一种是一个一个数字来读。例如:

531BC读作 five three one BC(或five hundred and thirty-one BC)

2.日期
英语日期的读法、写法和汉语不同,要注意区别。英语中年、月、日的表达方法是“月份+序数词,年”。2001年4月2日应该写成:April 2nd, 2001,读成:April the second, two thousand and one。一般情况下,序数词是在基数词后加-th,但有几种特殊情况,可按下面规律来记:1、2、3单独记(即first, second, third),8后少t,9少e(即:eighth, ninth),5、12变ve为fth(即fifth, twelfth),整十位数变y为ie再加th(如twentieth),二位以上只将个数变序数词(如thirty-second)。

例如:

October 31(October 31st)读作October(the)thirty-first

August 26(August 26th)读作August(the)twenty-sixth

3.时间

时间的读法有以下一些特点:

1)可以直接按照表示时间的数字来读。例如:

10:56读作 ten fifty six

8:30读作 eight thirty

2)正点后的前半小时,通常说几点“过”(past)几分。例如:

9:25读作 twenty-five past nine

2:16读作 sixteen past two

3)正点后的后半小时,通常说几点“差”(to)几分。此时,所说的“几点”指的是“正点”后的下一个“正点”。例如:

10:55读作 five to eleven

8:40读作 twenty to nine

4)英语中的15分钟也可以说成“一刻钟”(a quarter)。例如:

4:15读作 a quarter past four

7:45读作 a quarter to eight

45分钟读作 three quarters

4.数字

1). 整数和小数的读法

  3.24可以读作three point twenty-four或three twenty-four。在美国买东西都要含税, 所以价钱多半都带有小数点, 通常小数点可以说 point, 也可以直接省略。 另外比较正式的说法为 three dollars and twenty-four cents, 但是在一般日常生活中几乎是听不到这种读法,而是直接读为 three twenty-four。在美国开支票的机会很多, 要注意的是,支票上小数的写和读与平时有所不同。在支票上,金额不仅要用阿拉伯数字写出,而且还要用英语在金额栏的最左边写出。其中整数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小数部分则用 xx/100 来表示, 并在最后加上 only。例如 12.87 写为Twelve dollar and 87/100 only。

  1,245 可读为 twelve forty-five,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forty-five 或 twelve hundred and forty-five。一般来说, 四位数的读法是两个数字两个数字一起读, 如12-45。但有时为了让对方听得更清楚(特别是跟钱有关的时候),会把 thousand 和 hundred 读出来, 像上面的第二种读法。 另外, 像第三种读法,美国人也很喜欢把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直接说成 twelve hundred,例如1,200 可以读为twelve hundred,当然也可以说 one thousand and two hundred,这就是我们从教科书上学的读法了。

  五位数的读法是前两个数一组, 后两个一组,中间的自己一组。例如 35,891 经常读为thirty-fiv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ninety-one。而六位数如100,000 则读为one hundred thousand。由于在英语中没有十万这个字, 所以十万要用 one hundred thousand, 一亿要用 one hundred million。这两个要多练习, 不然很难熟练运用。

  整数中比较特殊的就是电话号码了,读电话号码的原则是在清楚的基础上,越简单越好。人们在读电话号码时,习惯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说, 以求清楚, 但有时为了方便起见, 也会以十位数为单位, 两个两个一起说。例如770-2145 可以读为seven seven zero, two one four five,也可以读为 seven seven o, twenty-one forty-five。总之,不管如何读,一定要清楚,不要引起歧义。

  2). 分数和科学记数的读法

  1/2 可以读为one half 或 one over two。1/2 的说法跟 1/3、1/4 都不一样, 它不读为 one second,而要用 one half。而 one of two 常用在数学上, 强调 1 除以 2, 这种说法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比较少。至于1/3 是one third,1/4 是 one fourth等,大家对这种说法都已经很熟悉了,在此不多说,但要注意两点:在日常生活中,用 one quarter 表示1/4比用 one fourth 更多一些;2/3 要说 two thirds, 也就是说分母那个 third 要加 s,不要忘记。

  科学记数如1.23×10-4 可读为 one point two three times ten to the minus four(negative four);one point two three times ten minus four 或 one point two three ten minus four。第一个是最正确的说法, 但有时为了简便会有不同程度的省略。像第二、三个省略适用在别人知道你在说科学符号的场合,例如老师上课时,或同学讨论功课时,不然别人有可能会误会你的意思。

<think>嗯,用户想用Python把日期字符串里的数字转成中文。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具体需求。比如,输入是"2024-05-20",输出应该是“二零二四年五月二十日”或者“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日”?可能需要确认年份中的0是用“〇”还是“零”,但通常日期中使用“〇”。然后,处理月份和日期时,像“05”转为“五”还是“零五”?这里可能要看情况,比如月份如果是“03”,应该转为“三月”而不是“零三”,所以需要去掉前导零。但如果是日期中的20”,应该转为“二十”。 接下来,我需要拆分日期字符串的各个部分。可能用户提供的日期格式有多种,比如“2024/05/20”或“2024年5月20日”,所以首先得解析字符串,提取年、月、日。可能需要用正则表达式或者split方法来分割。假设用户给出的字符串是标准格式,比如ISO格式“YYYY-MM-DD”,那么可以用split('-')来分开。 然后,每个部分转换。年:2024 → 逐个数字转换,注意0对应“〇”,其他数字对应“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月份:05 → 转换为“五”,而不是“零五”,因为月份不会超过12,所以去掉前导零。日期20 → 转换为“二十”,这里需要处理十位的情况,比如10是“十”,11是“十一”,21是“二十一”等。 这时候想到,可能需要一个数字到中文的映射,比如数字到字符的字典。然后对每个部分处理。比如年份每个字符单独转换,而月日可能需要处理成更自然的中文表达,比如10日转为“十日”,而不是“一零日”。 对于月份和日期,可能需要单独的函数处理,特别是处理十位数的情况。例如,15日应该是“十五”,而不是“一五”。所以对于两位数的情况,需要判断十位是否为1,如果是,则处理成“十X”,否则分解为“几十几”。 可能需要考虑的情况包括:月份和日期的个位数是否需要加“十”字,比如“03”月是“三月”,而“13”日是“十三日”。这里可能需要将数字转换为整数,然后处理成中文的读法。 那么,步骤大概是: 1. 将日期字符串分割为年、月、日三部分。 2. 对年份,逐个数字转换,替换0为“〇”。 3. 对月份,转换为整数,去掉前导零,然后转换为中文数字,后面加“月”。 4. 对日期,同样转换为整数,处理十位和个位的组合,后面加“日”。 接着,需要处理中文数字转换的函数。对于年,每个数字单独转换,比如2→二,0→〇,4→四,所以2024年是二〇二四年。注意,这里可能年份中的0要使用“〇”而不是“零”。 对于月份,1到12,直接转换为对应的中文数字,如1→一,12→十二。 对于日期,1到31,需要处理为十一、十二、二十、二十一等等。这时候可能需要一个函数,将数字转换为中文的读法,比如: def convert_day(num): if num == 0: return '零' if num < 10: return convert_digit(num) elif 10 <= num < 20: return '十' + convert_digit(num % 10) else: tens = num // 10 units = num % 10 if units == 0: return convert_digit(tens) + '十' else: return convert_digit(tens) + '十' + convert_digit(units) 但需要注意,convert_digit可能是一个将单个数字转换为中文的函数,比如0→'零',1→'一',直到9→'九'。但月份和日期中的0是否需要处理?比如月份05转成五,而不是零五,所以月份和日期部分在转换前需要转为整数,去掉前导零。 然后,整体的步骤可能如下: - 分割日期字符串为年、月、日。 - 年份每个字符转换,如'2024' → ['2','0','2','4'] → '二〇二四' - 月转为整数后,用对应的中文数字,如5→'五',12→'十二' - 日同样处理,如20→'二十' 现在,编写代码的大致思路: 1. 创建数字到中文的映射表: digit_map = { '0': '〇', '1': '一', '2': '二', '3': '三', '4': '四', '5': '五', '6': '六', '7': '七', '8': '八', '9': '九' } 2. 处理年份的函数: def convert_year(year_str): return ''.join([digit_map[c] for c in year_str]) 3. 处理月份的函数: def convert_month(month_str): num = int(month_str) if num < 10: return digit_map[str(num)] else: # 10 → '十',11→'十一',12→'十二' return '十' + digit_map[str(num%10)] if num > 10 else '十' 但这里有问题,比如10月应该是'十',11月是'十一',12月是'十二'。所以可能需要: def convert_month(num): if num == 10: return '十' elif num == 11: return '十一' elif num == 12: return '十二' else: return digit_map[str(num)] 或者更通用的方法: def convert_month(num): if num >= 10: tens = num // 10 units = num % 10 if tens == 1: if units == 0: return '十' else: return '十' + digit_map[str(units)] else: # 无法出现,因为月份最大12 return '十' + digit_map[str(units)] else: return digit_map[str(num)] 或者更简单: month_names = { 1: '一', 2: '二', ..., 10: '十', 11: '十一', 12: '十二' } 但手动写可能更可靠。 同样处理日期: 对于日期,1-31天,需要处理类似的问题。例如: 1 → 一 10 → 十 11 → 十一 20 → 二十 21 → 二十一 30 → 三十 31 → 三十一 所以需要函数将数字转换为对应的中文: def convert_day(num): if num == 0: return '零' if num <= 10: return ['十', '一', '二', ..., '十'][num] ? 不,这样不对。 或者更系统的方法: def convert_day(num): if num < 10: return digit_map[str(num)] elif num == 10: return '十' elif 11 <= num < 20: return '十' + digit_map[str(num%10)] elif num >= 20: tens = num // 10 units = num %10 tens_str = digit_map[str(tens)] + '十' if units ==0: return tens_str else: return tens_str + digit_map[str(units)] 例如,20 → '二十',21→'二十一',25→'二十五',30→'三十',31→'三十一',12→'十二'。 测试一下: convert_day(10) → '十' convert_day(15) → '十五' convert_day(20) → '二十' convert_day(21) → '二十一' convert_day(30) → '三十' 这样应该是对的。 现在,将这些函数整合到代码中: 假设输入的日期字符串是"2024-05-20" 步骤: 1. 分割字符串为年、月、日: date_str = "2024-05-20" year, month, day = date_str.split('-') year_part = convert_year(year) → '二〇二四' month_num = int(month) →5 → 转成'五' day_num = int(day) →20 →转成'二十' 然后组合起来: f"{year_part}年{convert_month(month_num)}月{convert_day(day_num)}日" 这样得到“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日” 注意,月份如果是03,转换后是'三',而不是'零三',所以没问题。 但是,如果用户输入的日期格式不同,比如使用'/'分隔,或者包含时间等,可能需要调整分割方式。所以可能需要更通用的解析方法,比如使用datetime模块来解析不同的日期格式。 例如,使用datetime.strptime将字符串转为datetime对象,再提取年月日: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ate_str = "2024-05-20" date_obj = datetime.strptime(date_str, "%Y-%m-%d") year = date_obj.year month = date_obj.month day = date_obj.day 这样会更可靠,避免因分隔符不同而出错。 所以整体思路是: - 解析日期字符串为年、月、日的整数。 - 转换年份为中文数字,逐个字符处理。 - 转换月份和日期为中文读法。 现在,编写代码: 首先,创建数字到中文的映射: digit_map = { '0': '〇', '1': '一', '2': '二', '3': '三', '4': '四', '5': '五', '6': '六', '7': '七', '8': '八', '9': '九' } def convert_year(year): # year是整数,转为字符串后逐个转换 year_str = str(year) return ''.join([digit_map[c] for c in year_str]) def convert_month(month): if 1 <= month <= 12: if month == 10: return '十' elif month == 11: return '十一' elif month == 12: return '十二' else: return digit_map[str(month)] else: raise ValueError("月份无效") def convert_day(day): if 1 <= day <= 31: if day <= 10: return digit_map[str(day)] if day !=10 else '十' elif 11 <= day < 20: return '十' + digit_map[str(day%10)] else: # 20-31 tens = day //10 units = day %10 tens_str = digit_map[str(tens)] + '十' if units ==0: return tens_str else: return tens_str + digit_map[str(units)] else: raise ValueError("日期无效") 然后,主函数: def date_to_chinese(date_str): # 解析日期 try: date_obj = datetime.strptime(date_str, "%Y-%m-%d") except ValueError: # 可能其他格式,比如带/的 try: date_obj = datetime.strptime(date_str, "%Y/%m/%d") except: raise ValueError("日期格式不支持,请使用YYYY-MM-DD或YYYY/MM/DD格式") year = date_obj.year month = date_obj.month day = date_obj.day # 转换各部分 chinese_year = convert_year(year) chinese_month = convert_month(month) chinese_day = convert_day(day) return f"{chinese_year}年{chinese_month}月{chinese_day}日" 测试用例: 输入"2024-05-20" →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日 输入"2023-12-31" →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输入"2000-10-01" → 二〇〇〇年十月一日 问题:convert_month中当month=10时返回'十',但用户可能需要“十月”,而函数返回的是'十',所以在组合的时候,加上“月”字,所以没有问题。 但是,convert_day函数中,当日期是10号时,返回的是“十”,然后组合成“十日”,是正确的。 对于日期为10,convert_day返回“十”,对吗?是的,因为当day=10时,进入if day <=10中的else部分(因为day=10等于10),然后digit_map['10']?不,原函数中当day=10时,执行: if day <=10: if day !=10: return digit_map[...], 否则返回'十' 所以是的,正确。 现在,可能存在的错误: 日期为30,转换时tens=3,tens_str='三十',units=0 →返回'三十' 日期31 → '三十一' 月份如果是5,返回'五',组合成'五月',正确。 这样应该可以处理大部分情况。 但需要注意,输入日期字符串的格式可能需要适配多种情况,比如是否有前导零,或者不同的分隔符。使用datetime的strptime可以处理大部分标准格式,但如果用户输入的日期格式不标准,可能会出错。所以在代码中需要处理可能的异常,或者让用户确保输入格式正确。 综上,Python实现的方法步骤是: 1. 解析日期字符串,提取年、月、日为整数。 2. 将年份每个数字转为中文,0转为“〇”。 3. 将月份转为对应的中文,1-12。 4. 将日期转为对应的中文读法,处理十位和个位的组合。 5. 组合各部分,形成最终的中文日期字符串。 可能的改进点: - 支持更多日期格式。 - 处理年份中的“零”和“〇”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 处理更复杂的日期情况,比如农历或包含时间的部分,但用户问题可能仅限于公历日期。 综上,编写相应的代码,并给出示例,应该能满足用户的需求。</think>要将Python日期字符串中的数字转换为对应的中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 **一、问题分析解决思路** 1. **拆分日期字符串**:提取年、月、日部分。 2. **映射数字到中文**:建立数字中文的对应关系。 3. **处理特殊规则**: - 年份中的 `0` 需转换为 `〇`。 - 月份和日期需处理为自然语言(如 `05` → `五`,`20` → `二十`)。 --- ### **二、实现代码** ```python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 数字到中文的映射 digit_map = { '0': '〇', '1': '一', '2': '二', '3': '三', '4': '四', '5': '五', '6': '六', '7': '七', '8': '八', '9': '九' } def convert_year(year_str): """将年份转换为中文""" return ''.join([digit_map[c] for c in str(year_str)]) def convert_month(month_num): """将月份转换为中文""" if 1 <= month_num <= 12: if month_num == 10: return '十' elif month_num == 11: return '十一' elif month_num == 12: return '十二' else: return digit_map[str(month_num)] else: raise ValueError("月份无效") def convert_day(day_num): """将日期转换为中文""" if 1 <= day_num <= 31: if day_num <= 10: return '十' if day_num == 10 else digit_map[str(day_num)] elif 11 <= day_num < 20: return '十' + digit_map[str(day_num % 10)] else: tens = day_num // 10 units = day_num % 10 tens_str = digit_map[str(tens)] + '十' return tens_str if units == 0 else tens_str + digit_map[str(units)] else: raise ValueError("日期无效") def date_to_chinese(date_str): """主函数:将日期字符串转换为中文格式""" try: date_obj = datetime.strptime(date_str, "%Y-%m-%d") except ValueError: try: date_obj = datetime.strptime(date_str, "%Y/%m/%d") except: raise ValueError("日期格式应为 YYYY-MM-DD 或 YYYY/MM/DD") year = date_obj.year month = date_obj.month day = date_obj.day return f"{convert_year(year)}年{convert_month(month)}月{convert_day(day)}日" ``` --- ### **三、使用示例** ```python # 示例1:标准日期格式 print(date_to_chinese("2024-05-20")) # 输出: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日 # 示例2:带斜杠的日期 print(date_to_chinese("2023/12/31")) # 输出: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示例3:带前导零的日期 print(date_to_chinese("2000-10-01")) # 输出:二〇〇〇年十月一日 ``` --- ### **四、关键点说明** 1. **日期解析**:使用 `datetime.strptime` 适配不同分隔符(如 `-` 或 `/`)。 2. **年份处理**:逐个字符映射,`0` → `〇`。 3. **月/日处理**: - 月份 `1-12` 直接对应中文。 - 日期 `1-31` 按自然语言规则转换(如 `11` → `十一`,`20` → `二十`)。 --- ### **五、扩展性** - 支持更多格式:通过修改 `datetime.strptime` 的格式字符串,可适配其他日期格式。 - 错误处理:对无效日期(如 `2024-13-32`)会抛出异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