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学会Bash调试

Bash脚本调试指南
本文介绍了Bash脚本的调试方法,包括调试常用选项、跟踪脚本执行、日志打印和常见错误处理。通过设置选项如-x和-e,以及使用_PS4变量,可以有效地定位和解决脚本中的错误。此外,还讲解了如何通过日志开关控制调试信息的输出,以及处理不存在的变量、语法错误和其他错误情况。

shell 是用户和操作系统交互的一个程序,经常用于执行一些自动化或者重复繁琐的任务,现在所有的 Linux 系统基本都自带了该程序,我们只需要编写好shell脚本,直接执行就可以了,不需要额外安装软件、配置编译环境,可以说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但是它在调试方面常常令人头大,本文主要介绍shell脚本常用的调试方法

调试常用选项

调试shell脚本时,常常用到几个调试选项,让脚本在执行的过程中,会输出一些调试信息,根据调试信息,就可以定位出具体出问题的代码

具体的选项以及说明如下:

选项说明
-x输出结果之前,先输出执行的命令
-u遇到不存在的变量就会报错,并停止执行
-e发生错误时,终止执行
-n检查语法错误
-o pipefail管道子命令发生错误,终止执行

跟踪脚本的执行

  • 输出调试信息

通常,脚本执行之后,只有结果输出,当运行多条命令的时候,就会连续输出多条结果,无法分清哪条命令对应哪条结果, 使用 -x选项,会先输出将要执行的那一行命令的调试信息,然后再执行命令

现有脚本ta.sh,功能是输出当前日期, 内容如下

#!/bin/bash

echo "today is :"$(date +'%Y-%m-%d')

我们使用 -x选项来执行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bash -x ta.sh 
++ date +%Y-%m-%d
+ echo 'today is :2021-07-10'
today is :2021-07-10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在执行前打印出了每一行命令,行前面的 + 号表示调试信息,它实际是环境变量 PS4 的值, PS4 的第一个字符会根据嵌套层次进行重复,命令所处的层次越深,前面的 + 号越多

结果中第一行表示执行 date +'%Y-%m-%d'命令,它处于第内层,所以打印两个 + 号 ,第二行表示执行 echo "today is :"$(date +'%Y-%m-%d')命令,它处于外层,只打印一个 +

-x选项放到 #!/bin/bash语句后面,执行的时候不带 -x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上述脚本只需要把 #!/bin/bash 改成 #!/bin/bash -x 即可

  • 输出行号

上面示例中脚本内容很少,试想下,如果脚本内容达到了几百行或者几千行之后,输出每一行命令的提示信息,阅读起来就很费劲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每行输出前加上行号,可以直接定位到具体的行

修改下 ta.sh脚本,修改后的内容如下

#!/bin/bash 

PS4='+${BASH_SOURCE}:${LINENO} '
echo "start..."
set -x
echo "today is :"$(date +'%Y-%m-%d')
set +x
echo "end..."

修改之后的脚本加入了 PS4 变量, 它是调试信息的前缀,默认值是 "+", 我们可以修改它的值,达到输出的调试信息中包含行号的目的

上述代码中 “${BASH_SOURCE}” 表示 当前执行的shell脚本的相对路径,在这里用来表示脚本文件名,"${LINENO}" 表示行号,修改 PS4 之后,输出的调试信息就会包括 脚本名字以及行号

我们执行脚本,看下结果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bash -x ta.sh 
+ PS4='+${BASH_SOURCE}:${LINENO} '
+ta.sh:4 echo start...
start...
++ta.sh:5 date +%Y-%m-%d
+ta.sh:5 echo 'today is :2021-07-10'
today is :2021-07-10
+ta.sh:6 echo end...
end...

从结果可以看出,每一行命令的调试信息中都包含了文件名和行号

  • 输出部分调试信息

有时,我们只需要输出部分调试信息,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手动去设置 -x选项了,把需要输出调试信息的命令放到 set -xset +x之间

修改下 ta.sh脚本,内容如下

#!/bin/bash

echo "test..."

set -x
echo "today is :"$(date +'%Y-%m-%d')
set +x

echo "finish..."

执行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ta.sh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ta.sh 
test...
++ date +%Y-%m-%d
+ echo 'today is :2021-07-10'
today is :2021-07-10
+ set +x
finish...

从结果可以看出,只有 echo today is :"$(date +'%Y-%m-%d') 命令输出了调试信息,set -x相当于开启调试信息,set +x则是关闭调试信息

这里需要注意下,脚本中使用了 set -x时 , 执行的时候就不要再加 -x

日志打印

通过打印日志来调试shell脚本是常用的方式,在一行命令前后打印变量值或者命令结果,通过日志来判断是否有错误

但是,当脚本比较长的时候,需要打印的日志就有点儿多了,而且,调试完了后,这些调试日志就不再需要了,这时就要一行行的删掉日志打印

下面介绍一种方法,把脚本中所有的日志打印加一个开关,当开关打开的时候,就会输出调试相关的日志,不需要的时候,直接关闭开关即可

现有脚本 debug1.sh, 内容如下

#!/bin/bash

#调试开关, on 表示开启,其他表示关闭
IS_DEBUG="on"
#调试开关函数
function _DEBUG()
{
   [ "$IS_DEBUG" == "on" ] && $@
}

va=1
_DEBUG echo 'old value:'$va
#变量val加1
let va++
echo 'new value:'$va

上述脚本中,IS_DEBUG变量是调试开关,“on” 表示开启,其他表示关闭

_DEBUG() 是调试开关函数,它的功能是:如果 IS_DEBUG“on” ,执行后面的命令,否则忽略

先打开调试开关, 执行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debug1.sh 
old value:1
new value:2

再关闭调试开关,执行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debug1.sh 
new value:2

从上面两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当打开调试开关,也即设置 IS_DEBUG=“on” 后, 语句 _DEBUG echo ‘old value:’$va 会执行 echo ‘old value:’$va 命令,当 IS_DEBUG=“off” 时, 就会忽略 echo ‘old value:’$va 命令

所以,当调试的时候,打开调试开关,调试完成之后,脚本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只需要关闭开关,调试相关的命令就都不会执行了

常见的错误处理

  • 不存在的变量

执行脚本的时候,遇到不存在的变量,默认会忽略它

现有脚本 td.sh, 内容如下

#!/bin/bash


echo "start..."
echo $ta
echo "end..."

脚本中 ta是一个不存在的变量,脚本执行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td.sh 
start...

end...

可以看到,echo $ta输出了一个空行,脚本直接忽略了不存在的 ta变量, 并且继续执行后面的命令

这种情况通常并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遇到不存在的变量,应该直接报错,并停止执行后面的命令,在脚本开头加上 set -u语句或者执行脚本的时候加上 -u,可以得到我们期望的结果

在脚本开头加上 set -u语句,整个脚本内容如下

#!/bin/bash

set -u
echo "start..."
echo $ta
echo "end..."

执行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td.sh 
start...
./td.sh: line 5: ta: unbound variable

可以看到,加了 set -u语句之后,遇到不存在的变量 ta, 直接报错,并且停止执行后面的命令

当然,我们使用 bash -u td.sh命令执行脚本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 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是shell脚本执行错误的原因之一,执行脚本的时候加上 -n, 当脚本有语法错误,不会继续执行,而是打印错误信息

现有脚本 te.sh, 内容如下

#!/bin/bash

if [ $# -le 0 ];then
   echo "no param.."

输入 bash -n te.sh命令,并回车,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bash -n te.sh 
te.sh: line 5: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end of file

上面的脚本中的 if 缺少结尾的 fi, 所以执行 bash -n te.sh命令之后会出现语法错误的提示

这个选项很实用,特别是当我们写完shell脚本之后,不要急着执行,先使用 -n选项检查下有没有语法错误,它可以帮我们提前发现错误

  • 发生错误,终止执行

一般情况下,脚本执行时发生错误了,还是会继续执行后面的命令

现有脚本 tf.sh, 内容如下

#!/bin/bash

echo "start..."
abc
echo "end..."

执行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tf.sh 
start...
./tf.sh: line 4: abc: command not found
end...

从结果可以看到,脚本中第四行的 abc 是未知的命令,执行时发生了错误,但是脚本还是继续向后执行,一直到结束

这种行为不利于脚本的安全和错误排查,在实际应用中,发生了错误应该停止执行脚本,防止错误越积越多,我们可以使用 -e选项来避免这个问题

加上 -e选项,再次执行上述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bash -e ./tf.sh 
start...
./tf.sh: line 4: abc: command not found

从上面结果可以知道,脚本执行到第四行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此时脚本停止往下执行了

  • 管道子命令失败,终止执行

上面提到的 -e选项有个特殊的情况,不适用于管道命令,管道命令是通过管道符 “|” 组合的命令, 具体的看下面的例子吧

现有脚本 tg.sh, 内容如下

#!/bin/bash

echo "start..."
abc | echo "111"
echo "end..."

脚本的第四行, abc | echo “111” 是管道命令,我们执行 bash -e ./tg.sh命令后,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bash -e ./tg.sh 
start...
./tg.sh: line 4: abc: command not found
111
end...

可以看到,即使使用 -e选项执行脚本,发生错误的时候,还是会继续往下执行,直到结束

我们使用 set -o pipefail来解决这种情况,只要管道命令中一个子命令发生了错误,整个管道命令就失败了,脚本就会终止执行

修改下上述脚本,内容如下

#!/bin/bash

set -o pipefail
echo "start..."
abc | echo "111"
echo "end..."

再次执行脚本,结果如下

[root@VM-0-2-centos shell_debug]# bash -e tg.sh 
start...
tg.sh: line 5: abc: command not found
111

可以看到,在 tg.sh脚本开头加上 set -o pipefail语句之后,再次执行脚本, 管道命令 abc | echo “111” 执行子命令 abc 时发生错误,后续的子命令不再执行了,整个管道命令失败了

由于执行时加了 -e选项,当管道命令执行失败了,脚本就会终止执行,所以 echo "end..."没有执行

在虚拟机中使用 VSCode 进行断点调试,尤其适用于跨平台开发环境(如 Windows 主机 + Linux 虚拟机),可以极大提升调试效率。以下是一个完整的配置流程,涵盖从 VSCode 插件安装、远程连接设置到调试器配置的全过程。 ### 3.1 配置远程开发环境 首先确保你的虚拟机中已安装以下组件: - **VSCode Remote - SSH** 插件:允许你通过 SSH 连接到虚拟机并进行开发。 - **C/C++ 扩展**:由 Microsoft 提供,支持智能感知、调试等功能[^5]。 在本地 VSCode 中安装 `Remote - SSH` 插件后,点击左下角的绿色图标,选择“Connect to Host”,输入虚拟机的 SSH 地址,格式如下: ``` user@ip_address ``` 成功连接后,VSCode 将切换为远程模式,并加载虚拟机中的项目文件。 ### 3.2 安装必要的调试工具 在虚拟机中确保安装了以下工具: - `gdb`(GNU Debugger):用于 C/C++ 程序的调试器。 - `g++` 或 `clang++`:编译器。 - `make`(可选):构建管理工具。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这些工具: ```bash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gdb g++ make ``` ### 3.3 创建调试配置文件 在远程连接状态下,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 `.vscode/launch.json` 文件,内容如下: ```json { "version": "0.2.0", "configurations": [ { "name": "(gdb) 启动", "type": "cppdbg", "request": "launch", "program": "${workspaceFolder}/a.out", "args": [], "stopAtEntry": false, "cwd": "${workspaceFolder}", "environment": [], "externalConsole": false, "MIMode": "gdb", "setupCommands": [ { "description": "为 gdb 启用整齐打印", "text": "-enable-pretty-printing", "ignoreFailures": true } ], "preLaunchTask": "g++" } ] } ``` 该配置指定了使用 GDB 启动程序并附加调试器。 ### 3.4 配置编译任务 同时创建 `.vscode/tasks.json` 文件,定义一个简单的编译任务: ```json { "tasks": [ { "label": "g++", "command": "g++", "args": ["-g", "${workspaceFolder}/*.cpp", "-o", "${workspaceFolder}/a.out"], "type": "shell" } ], "version": "2.0.0" } ``` 此任务将在调试前自动编译带有调试信息的程序。 ### 3.5 使用 CMake Tools 配置调试环境(可选) 如果你使用 CMake 构建项目,可以在 `.vscode/settings.json` 中指定构建类型为 Debug: ```json { "cmake.configureSettings": { "CMAKE_BUILD_TYPE": "Debug" }, "cmake.sourceDirectory": "${workspaceFolder}/src/examples/rclcpp/topics/minimal_publisher" } ``` 这种方式更适合大型项目,尤其是 ROS2 等框架下的工程[^2]。 ### 3.6 开始调试 完成上述配置后,打开任意 C++ 源文件,在代码行号左侧点击即可设置断点。按下 F5 启动调试会话,程序会在断点处暂停,你可以查看变量值、调用栈等调试信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