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另一个问题就是,C/C++ 并没有把 “定义变量” 和 “变量的类型” 这两件事分开,而是用类型说明符来同时承担了。也就是说,“定义一个 int 类型变量” 这件事中,int 这一个关键字不仅表示 “int 类型”,还表示了 “定义变量” 这个意义。这件事放在定义变量这件事上可能还不算明显,但放到定义函数上就不一样了:
int f1();
上面这个例子中,int 和 () 共同表示了 “定义函数” 这个意义。也就是说,看到 int 这个关键字,并不一定是表示定义变量,还有可能是定义函数,定义函数时 int 表示了函数的返回值的类型。
正是由于 C/C++ 中,类型说明符具有多重含义,才造成一些复杂语法简直让人崩溃,比如说定义高阶函数:
// 输入一个函数,输出这个函数的导函数
double (*DC(double (*)(double)))(double);
DC 是一个函数,它有一个参数,是 double (*)(double) 类型的函数指针,它的返回值是一个 double (*)(double) 类型的函数指针。但从直观性上来说,上面的写法完全毫无可读性,如果没有那一行注释,相信大家很难看得出这个语法到底是在做什么。
C++ 引入了返回值右置的语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auto f1() -> int;
auto DC(auto (*)(double) -> double) -> auto (*)(double) -> double;
但用 auto 作为占位符仍然还是有些突兀和晦涩的。
(三)将类型符和动作语义分离的语言
我们来看一看其他语言是如何弥补这个缺陷的,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 “类型” 和 “动作” 这两件事分开,用不同的关键字来表示。Go 语言:
// 定义变量
var a1 int
var a2 []int
var a3 *int
var a4 []*int // 元素为指针的数组
var a5 *[]int // 数组的指针
// 定义函数
func f1() {
}
func f2() int {
return 0
}
// 高阶函数
func DC(f func(float64)float64) func(float64)float64 {
}
Swift 语言:
// 定义变量
var a1: Int
var a2: [Int]
// 定义函数
func f1() {
}
func f2() -> Int {
return 0
}
// 高阶函数
func DC(f: (Double, Double)->Double) -> (Double, Double)->Double {
}
JavaScript 语言:
// 定义变量
var a1 = 0
var a2 = [1, 2, 3]
// 定义函数
function f1() {}
function f2() {
return 0
}
// 高阶函数
function DC(f) {
return function(x) {
//...
}
}
本文探讨了C/C++中类型说明符的多重含义带来的复杂性,通过与其他语言如Go、Swift和JavaScript的对比,展示了如何通过分离类型与动作语义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直观性。
25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