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使用方法简介

vi使用方法简介   
 


离开vi
 :ZZ 同wq
:x 同wq
:w 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写入磁盘中,但并不离开vi


输入模式
========
如何进入输入模式
a (append) 由游标之后加入资料。
A 由该行之末加入资料。
i (insert) 由游标之前加入资料。
I 由该行之首加入资料。
o (open) 新增一行於该行之下供输入资料之用。
O 新增一行於该行之上供输入资料之用。



指令模式
========
游标之移动
0 移至该行之首
$ 移至该行之末
^ 移至该行的第一个字元处。

L 移至视窗的最后一列。
G 移至该文件的最后一列。
+ 移至下一列的第一个字元处。
- 移至上一列的第一个字元处。
( 移至该句之首。 (注一)
) 移至该句之末。
{ 移至该段落之首。 (注二)
} 移至该段落之末。
nG 移至该文件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标所在位置之后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标所在位置之前的第 n 列。
<Ctrl><g> 会显示该行之行号、文件名称、文件中最末行之行号、游标所在行号占总行号之百分比。

注一:句子(sentence)在vi中是指以『!』、『.』或『?』结束的一串字。
注二:段落(paragraph)在vi中是指以空白行隔开的文字。

视窗的移动
==========
<Ctrl><f> 视窗往下卷一页。
<Ctrl><b> 视窗往上卷一页。

<Ctrl><d> 视窗往下卷半页。
<Ctrl><u> 视窗往上卷半页。
<Ctrl><e> 视窗往下卷一行。
<Ctrl><y> 视窗往上卷一行。

删除、复制及修改指令介绍 (此单元较少使用)
=========================
d(delete)、c(change)和y(yank)这一类的指令在 vi 中的指令格式为:
Operator + Scope = command
(运算子) (范围)
运算子:
d 删除指令。删除资料,但会将删除资料复制到记忆体缓冲区。
y 将资料(字组、行列、句子或段落)复制到缓冲区。
p 放置(put)指令,与 d 和 y 配和使用。可将最后delete或yank的资
料放置於游标所在位置之行列下。
c 修改(change)指令,类似delete与insert的组和。删除一个字组、句
子等之资料,并插入新键资料。

范围:
e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字串的最后一个字元。
w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下一个字串的第一个字元。
b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前一个字串的第一个字元。
$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行的最后一个字元。
0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行的第一个字元。
)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下一个句子的第一个字元。
(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句子的第一个字元。
{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段落的最后一个字元。
} 由游标所在位置至该段落的第一个字元。

整行动作
dd 删除整行。
D 以行为单位,删除游标后之所有字元。
cc 修改整行的内容。
yy yank整行,使游标所在该行复制到记忆体缓冲区。

删除与修改
==========
x 删除游标所在该字元。
X 删除游标所在之前一字元。

r 用接於此指令之后的字元取代(replace)游标所在字元。
如: ra 将游标所在字元以 a 取代之。
R 进入取代状态,直到《ESC》为止。
s 删除游标所在之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直到《ESC》。
S 删除游标所在之该行资料,并进入输入模式直到《ESC》。

搬移与复制
==========
利用 delete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资料搬移之目的。
利用 yank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资料复制之目的。
yank 和 delete 可将指定的资料复制到记忆体缓冲区,而藉由 put 指令
可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复制到萤幕上。
例:
搬移一行 .在该行执行 dd
.游标移至目的地
.执行 p
复制一行 .在该行执行 yy
.游标移至目的地
.执行 p

指令重复
========
在指令模式中,可在指令前面加入一数字 n,则此指令动作会重复执行 n
次。
例:
删除10行 .10dd
复制10行 .10yy
.游标移至目的地
.p
指标往下移10行 .10j

取消前一动作(Undo)
==================
即复原执行上一指令前的内容。

u 恢复最后一个指令之前的结果。
U 恢复游标该行之所有改变。


资料的连接
==========
J 句子的连接。将游标所在之下一行连接至游标该行的后面。

若某行资料太长亦可将其分成两行,只要将游标移至分开点,进入输入模式
(可利用 a、i等指令)再按《Enter》即可。

环境的设定
==========
set nu 设定资料的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设定。
:set ai 自动内缩。
:set noai 取消自动内缩。

自动内缩(automatic indentation)
在编辑文件或程式时,有时会遇到需要内缩的状况,『:set ai』即提供自
动内缩的功能,用下例解释之:
.vi test
.(进入编辑视窗后)
this is the test for auto indent
《Tab》start indent ← :set ai (设自动内缩)
《Tab》data
《Tab》data
《Tab》data ← :set noai (取消自动内缩)
the end of auto indent.
.注
:<Ctrl><d> 可删除《Tab》字元。

ex指令
======
读写资料
:w 将缓冲区的资料写入磁盘中。
10,20w test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写入test文件。
10,20w>>test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加在test文件之后
r test 将test文件的资料读入编辑缓冲区的最后。

删除、复制及搬移
:10,20d 删除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
:10d 删除第10行的资料。
:%d 删除整个编辑缓冲区。
10,20co30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复制至第30行之后。
10,20mo30 将第10行至第20行的资料搬移至第30行之后。

字串搜寻与取代
s(substitute)指令可搜寻某行列范围。
g(global)指令则可搜寻整个编辑缓冲区的资料。
s指令以第一个满足该条件的字串为其取代的对象,若该行有数个满足该条
件的字串,也仅能取代第一个,若想取代所有的字串则需加上g参数。
1,$s/old/new/g 将文件中所有的『old』改成『new』。
:10,20s/^/ / 将第10行至第20行资料的最前面插入5个空白。
:%s/old/new/g 将编辑缓冲区中所有的『old』改成『new』。

恢复编辑时被中断的文件
======================
在编辑过程中,若系统当掉或连线中断,而缓冲区的资料并还未
被写回磁盘时,当再度回到系统,执行下列指令即可回复中断前
的文件内容。
%vi -r filename


s 删除游标所在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
S 删除游标所在的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r 修改游标所在字元,r 後接著要修正的字元。
R 进入取代状态,新增资料会覆盖原先资料,直到按[ESC]回到指令模式下为止。
+$ 跳到文件末
[home] 跳到行首
[end] 跳到行末
+n 跳到第 n 行
nj 下跳 n 行(hjkl分别表示左下上右都可仿照用之)



替换文件中的字符串
在vi界面下使用命令
:%s#/usr/bin#/bin#g
可以把文件中所有路径/usr/bin换成/bin。也可以使用命令:
:%s/usr/bin/bin/g
其中“”是转义字符,表明其后的“/”字符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字符,不是分隔符。

整个文件的各行或某几行的行首或行尾加一些字符串
$vi file
:3,$s/^/some string     在文件的第一行至最后一行的行首插入“some string”。
:%s/$/some string/g 在整个文件每一行的行尾添加“some string”。
:%s/string1/string2/g 在整个文件中替换“string1”成“string2”。
:3,7s/string1/string2/ 仅替换文件中的第3行到第7行中的“string1”成“string2”。
注意: 其中s为substitute,%表示所有行,g表示global。

如何取消^M字符
  当你FTP一些DOS文件到unix下时,你经常会看见每行文件后面有个讨厌的^M 字符, 有两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取消它。
  
用"vi"打开此文件,在Command mode下敲入:
  :%s/^V^M//g
  或者,在UNIX SHELL下敲入:
  sed 's/^V^M//g' foo > foo.new
^V^M:先按ctrl+v再按ctrl+m

删除大段的内容
首先利用编辑命令“vi file”打开文件,然后将光标移到需要删除的行处按Ctrl+G显示行号,再到结尾处再按Ctrl+G,显示文件结尾的行号。
例如:
:23,1045d
假定2次得到的行号为23和1045,则把这期间的内容全删除,也可以在要删除的开始行和结束行中用ma、mb命令标记,然后利用“:'a,'bd”命令删除。

“另存为”功能
$vi file
:w /tmp/1
保存所做的所有修改,也可以将其中的某一部分修改保存到临时文件。
如果仅仅把第20~59行之间的内容存盘成文件/tmp/1,我们可以键入如下命令:
:20,59w /tmp/1

在一个新文件中读其他文件的内容
$vi file
:r /etc/passwd 在打开的文件file中光标所在处读入/etc/passwd
:%s/:.*//g 删除/etc/passwd中用户名后面的从冒号开始直到行尾的所有部分。
您也可以在指定的行号后读入文件内容,例如使用命令:
:3r /etc/passwd
从新文件的第3行开始读入 /etc/passwd的所有内容。
我们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删掉文件中所有的空行及以#开始的注释行。
$cat squid.conf.default | grep -v '^$' | grep -v '^#'

三、常见问题及应用技巧

1) 在一个新文件中读/etc/passwd中的内容,取出用户名部分
vi file
:r /etc/passwd 在打开的文件file中光标所在处读入/etc/passwd
:%s/:.*//g 删除/etc/passwd中用户名后面的从冒号开始直到行尾的所有部分
:3r /etc/passwd 这是在指定的行号后面读入文件内容

另外一种方法删掉文件中所有的空行及以#开始的注释行
#cat squid.conf.default | grep -v '^$' | grep -v '^#'

2) 在打开一个文件编辑后才知道登录的用户对该文件没有写权,不能存盘
vi file
:w /tmp/1 既然没法存盘,
不想放弃所做的所有修改,先临时存到/tmp/1
:20,59w /tmp/1 或者仅仅把第20到59行之间的内容存盘成文件/tmp/1



5)
同时编辑两个文件,在两个文件中拷贝剪贴文本
vi file1 file2
yy 同时打开两个文件,在文件1的光标所在处拷贝所在行
:n 切换到文件2 (n=next)
p 在文件2的光标所在处粘贴所拷贝的行
:N 切换回文件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