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队友一起打了第一次正式比赛CCPC网络资格赛,自闭...
有多自闭,5个小时做出来一道题,你就知道有多自闭了,我觉得的我马上就要被劝退了(吐血)。
第一题HDU 6438 题解
使用了堆进行维护,之前听过这个。但也是第一次用,烦;
堆(英语:heap)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类特殊的数据结构的统称。堆通常是一个可以被看做一棵树的数组对象。堆总是满足下列性质:
-
堆中某个节点的值总是不大于或不小于其父节点的值;
-
堆总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将根节点最大的堆叫做最大堆或大根堆,根节点最小的堆叫做最小堆或小根堆。常见的堆有二叉堆、斐波那契堆等。
一般的操作进行一次的时间复杂度在O(1)~O(logn)之间。
一张原理图:

具体原理看这篇文章吧:基本数据结构――堆的基本概念及其操作。。。。。。。。
具体代码操作会用到 priority_queue 这个结构体(当然你也可以用上面那个链接里的链接附带的使用方法(滑稽))
priority_queue 优先队列,其底层是用堆来实现的。在优先队列中,队首元素一定是当前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那一个。
头文件:#include<queue>
定义方法:
priority_queue<Type, Container, Functional>
Type为数据类型, Container为保存数据的容器,Functional为元素比较方式。
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greater<int> >q; -----小顶堆;
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less<int> >q;----大顶堆;
priority_queue<int> q;----------大顶堆;(后面有空格);
尽管提供了大小顶堆的模板,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使用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构建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定义数据结构的比较方式了。
struct Node{
int x, y;
Node(int a = 0, int b= 0):x(a), y(b) {}
};
struct cmp{
bool operator() (const Node& a, const Node& b ){
if (a.x == b.x)
return a.y > b.y;
return a.x > b.x;
}
};
priority_queue<Node, vector<Node>, cmp> q;
常用函数:
top();//返回堆顶;
pop;
push;
博主分享CCPC网络资格赛经历,做题不顺想被劝退。着重介绍第一题HDU 6438题解,涉及堆这种数据结构,阐述其性质、分类、时间复杂度,还提及用priority_queue结构体实现堆,介绍其定义方法、头文件及常用函数。
34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