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基础平台与中小企业应用及saas

现在的业务基础平台不能很好得支持中小企业应用的定制开发。为什么呢,很简单,成本,平台的定价太高,但是定价太低又不能满足平台厂商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小企业应用的费用一般较低,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但是中小企业应用往往并不简单,实施周期并不会因为费用少而缩短,而且中小企业往往会快速成长,造成需求的快速变化,对系统的可扩展性要求更高。
我们以30万为例,一般市场成本要占到1/3左右,人员成本也要占到1/3左右,如果剩下的1/3用来买平台,那么利润何来?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大的平台厂商、还是小的平台厂商他们的案例一般都是大客户,集中在银行、电信、电力、证券、政府等,中小企业应用的定制案例非常少。 对于中小企业应用来说30万已经不算少了,如果10万块呢?
业务基础平台能不能做到只卖几万块、几千块或者干脆免费只收服务费呢?至少现在看上去还做不到。业务基础平台发展的时间毕竟比较短,存在技术经验等等各方面的不足,并且开发平台的平台工程师的薪水比较高,平台技术支持的薪水也不会太低。平台卖出去后平台本身的开发成本是一部分,技术支持成本是一部分,还有市场等其它成本,如果技术支持的成本比平台售价还要高,只能亏的一塌糊涂。如果没有技术支持或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持,平台的发展推广就会进入死胡同。
所以,我们需要业务基础平台技术快速发展,至少要快于普通编程社区技术发展的速度。

刚开始炒作业务基础平台概念的时候,我也形成了对业务基础平台的理解,我认为要以业务基础平台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不是一家公司来做。以普元为例,普元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平台提供商,提供一些比较通用的基础设施。在普元之上,各个行业都有一个小普元,比如电信行业小普元A,这个小普元A和普元在组织上没有任何关系,它们的关系就是小普元A采购普元的基础平台,在电信行业做适合电信行业的定制,当然如果小普元A认为用普元的不爽,它还可以采用起步的平台(这其实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业务基础平台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想J2EE标准似的,那么ISP就不会感觉把自己绑死在一家公司上,在一家公司的平台上开发的组件,可以灵活得部署在另外一家公司的产品上)。
小普元A 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比如移动市场小小普元A,网通市场小小普元A等,这种细分可以使分工更细化,更契合用户的需求。如果这种细分到一个合适的程度,那么项目开发中的需求分析、实施的过程就可以和开发分开。需求分析、实施的部分交给咨询公司,负责开发的转变为专注细分行业的基础平台提供商,最终形成一个生态良好的客户与开发实施各方共赢的产业链。
但是这个产业链现在还没有形成,难道这个想法是空想社会主义?

Saas 原来叫asp,现在已经被认为中小企业应用的较好的解决方案。 在四年前,东莞市的一个镇政府准备推动一个政府主导的ASP平台,该镇下面中小企业特别多,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渐强烈,每家企业单独上系统成本太高,该镇政府准备通过政府主导的ASP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并且在统一平台上,产业上下游的沟通更为便捷。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当时我所在的研究所准备竞争这个平台的建设。我负责技术部分的调研,当时看了好多资料,大学的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呵呵不过现在都忘了。 当时我手头上在开发一个小型的业务基础平台。我认为基于业务基础平台构建Saas平台是个较好的方案,一是我们开发的业务基础平提示基于元模型解析的,先天支持多应用多用户的模式,也就是最高级别的Saas成熟度模型;二是开发较快而且更具弹性;三是业务基础平台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使提供的服务客户定制起来更加灵活。

Saas概念炒作了好多年内,好像从今年开始才逐渐火了起来。Saas行业分工应该是这样的,Saas的业务运营商和Saas技术平台的提供商分开,可以参考电信行业的运行商和设备提供商的分工,呵呵,业务基础平台的一个分支可以充当Saas 技术平台提供商的角色。当然阿里软件又进了一步,它把业务运营商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Saas超市。业务基础平台和Saas结合或许是其发展的一个机遇,也可以通过Saas支持中小企业应用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