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外观数列
「外观数列」是一个整数序列,从数字 1 开始,序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对前一项的描述。前五项如下:
-
1 -
11 -
21 -
1211 -
111221
1 被读作 “one 1” (“一个一”) , 即 11。
11 被读作 “two 1s” (“两个一”), 即 21。
21 被读作 “one 2”, “one 1” (“一个二” , “一个一”) , 即 1211。
给定一个正整数 n(1 ≤ n ≤ 30),输出外观数列的第 n 项。
注意:整数序列中的每一项将表示为一个字符串。
示例 1:
输入: 1
输出: “1”
解释:这是一个基本样例。
示例 2:
输入: 4
输出: “1211”
解释:当 n = 3 时,序列是 “21”,其中我们有 “2” 和 “1” 两组,“2” 可以读作 “12”,也就是出现频次 = 1 而 值 = 2;类似 “1” 可以读作 “11”。所以答案是 “12” 和 “11” 组合在一起,也就是 “1211”。
方法一:
执行用时 :
4 ms, 在所有 C++ 提交中击败了87.71%的用户
内存消耗 :
8.9 MB, 在所有 C++ 提交中击败了44.31%的用户
class Solution {
public:
string getstring(string s) {
string n = "";
int i = 0;
while(i < s.size() ) {
int num = 1;
char c = s[i];//以s[i]为基准
while (i+1<s.size()&&s[i] == s[i + 1]) {
//计算有几个字符c,保存在num里
i++;
num++;
}
n += ('0' + num);
n += (s[i]);
if (i < s.size())//为防止死循环而设置的,例子“123”,若没有这个if,i基本不会触发自增1。抱歉我的代码逻辑还是不太强,劳烦了
i++;
}
return n;
}
string countAndSay(int n) {
string a[31];
a[0] = "1";
for (int i = 1; i < n; i++) {
a[i] = getstring(a[i - 1]);
}
return

这篇博客介绍了外观数列的概念,给出了序列的前五项,并详细解释了如何根据给定的正整数n生成序列的第n项。作者提供了两种方法,包括直接解析方法和暴力打表法,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执行时间和内存消耗,强调在算法比赛中打表法的应用场景。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0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