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面试问题总结-Linux基础

文章目录

1.简述Linux主流的发行版本

Redhat、CentOS、Fedora、SuSE、Debian、Ubuntu、FreeBSD等。

2.简述Linux启动过程

  • ⑴ 开机BIOS自检,加载硬盘。
  • ⑵ 读取MBR,MBR引导。
  • ⑶ grub引导菜单(Boot Loader)。
  • ⑷ 加载内核kernel。
  • ⑸ 启动init进程,依据inittab文件设定运行级别。
  • ⑹ init进程,执行rc.sysinit文件。
  • ⑺ 启动内核模块,执行不同级别的脚本程序。
  • ⑻ 执行/etc/rc.d/rc.local。
  • ⑼ 启动tty,进入系统登陆界面。

3.简述Linux删除文件的原理

Linux系统是通过link的数量来控制文件删除的,只有当一个文件不存在任何link的时候,这个文件才会被删除。一般来说每个文件两个link计数器来控制:i_count和i_nlink。当一个文件被一个程序占用的时候i_count就加1。当文件的硬链接多一个的时候i_nlink也加1。删除一个文件,就是让这个文件,没有进程占用,同时i_link数量为0。

4.简述Linux运行级别

  • 0:关机模式
  • 1:单用户模式<==破解root密码
  • 2:无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 3:有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文本模式,工作中最常用的模式)
  • 4:保留,未使用
  • 5:有网络支持的X-windows支持多用户模式(桌面)
  • 6:重新引导系统,即重启

5.简述Linux常见目录及其作用

  • /(根目录):Linux文件系统的起点;
  • boot:存放Linux系统启动做必须的文件;
  • var:存放经常变换的文件;
  • home: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 root:Linux系统的root用户家目录;
  • bin:存放系统基本的用户命令;
  • sbin:存放系统基本的管理命令;
  • use:存放Linux应用程序;
  • etc:存放Linux系统和各种程序的配置文件。

6.简述Linux操作系统常见的文件系统有

  • EXT3
  • EXT4
  • XFS

7.简述Linux系统中的buffer和cache的区别

buffer和cache都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当CPU需要写数据到磁盘时,由于磁盘速度比较慢,所以CPU先把数据存进buffer,然后CPU去执行其他任务,buffer中的数据会定期写入磁盘;当CPU需要从磁盘读入数据时,由于磁盘速度比较慢,可以把即将用到的数据提前存入cache,CPU直接从Cache中读取数据。

8.简述Linux中的inode和block

   inode节点是一个64字节长的表,表中包含了文件的相关信息,如:字节数、属主UserID、属组GroupID、读写执行权限、时间戳等。在inode节点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磁盘地址表。

文件名存放在目录当中,但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是使用inode号码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即Linux文件系统通过把inode和文件名进行关联来查找文件。当需要读取该文件时,文件系统在当前目录表中查找该文件名对应的项,由此得到该文件相对应的inode节点号,通过该inode节点的磁盘地址表把分散存放的文件物理块连接成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是存储在硬盘上的,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sector组成一个block。

即512字节组成一个扇区(sector),多个扇区组成一个块(block),常见的块单位4KB,即连续八个扇区组成一个block。

一个文件必须占用一个inode,但至少占用一个block。

9.简述Linux文件系统修复fsck过程

成功修复文件系统的前提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主文件系统(即两个系统),并保证在修复之前卸载将被修复的文件系统,然后使用命令fsck对受到破坏的文件系统进行修复。

fsck检查文件系统分为5步,每一步检查系统不同部分的连接特性并对上一步进行验证和修改。

检查从超级块开始、然后是分配的磁盘块、路径名、目录的连接性、链接数目以及空闲块链表、inode。

10.简述软链接与硬链接的区别

软链接

软链接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文件,可以快速连接到目标文件或目录。即再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而这个文件会让数据的读取指向它连接的那个文件的文件名。例如,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

因此,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

硬链接

通过文件系统的inode链接来产生的新的文件名,而不是产生新的文件,称为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Linux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意味着可以使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相同的内容。创建硬链接,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的链接数这时就会增加1。

  • 当一个文件拥有多个硬链接时,对文件内容修改,会影响到所有其他文件的内容;

  • 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删除一个文件名,只会使得inode中的链接数减1。

区别

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区别:软链接是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

评论 1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