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过去,Linux依靠“吃”Unix而增长,如今,容易“吃”的Unix项目已经不多了,而Windows服务器在Windows桌面用户(大部分是盗版用户)的汪洋大海环抱中,依然自由自在地生长、壮大。我们再往深里一点说,Linux的“订阅模式”(即“Subscription”模式,实为“软件出租”),今后怕是不灵验了。那么,出路究竟在哪里?
现在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普及Linux应用、扩大Linux终端用户的市场“占有率”。把话说明白了,就是在桌面上,Linux怎样能够真的“挤对”Windows?问题的答案是:还Linux发行版的“自由软件”的本来面目,打造Linux的桌面精品,敢于与盗版Windows“硬碰硬”,一比高低。使得精品Linux能够与盗版Windows直接争夺用户。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这种“想当然”,是否能够实现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Ubuntu,不采用“订阅模式”,而是采取“按需服务”(“Service on Demand”)模式,只要你有真实需要,就向你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否则,任你自由使用,不加任何限制。比如,Ubuntu技术支持服务的收费标准如下:
一、桌面Ubuntu
每周(五天)早9点至下午5点,年度收费标准为144.74欧元(含17.5%的附加税);
全天候服务(所谓“24/7”),年度收费标准为521.05欧元(含17.5%的附加税)。
二、服务器Ubuntu
每周(五天)早9点至下午5点,年度收费标准为434.21欧元(含17.5%的附加税);
全天候服务(所谓“24/7”),年度收费标准为1,870.72欧元(含17.5%的附加税)。
这是全球统一的Ubuntu服务收费标准。实践证明,Ubuntu服务的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所谓“Ubuntu服务商”已有近千家企业。Ubuntu的主要支持商,Canonical公司,只对所谓“2级Ubuntu服务商”提供分级付费的技术支持。可以说,Ubuntu的全球服务链,秩序井然,不急不慢,一板一眼。全球Ubuntu社区,10月29日,高层聚会,共商Ubuntu 8.04服务器版本的开发集成计划。在服务器端,Ubuntu与Windows也将发生“硬碰硬”对决。精品Ubuntu(不论桌面端,还是服务器),就是不卖钱(也不能卖钱),而且永远不卖钱,只是按(用户)需求提供服务技术支持和帮助。Ubuntu精品,体现了全球自由软件运动的最新发展水平。Ubuntu在前进,再前进,必将给私有软件世界带来一场大灾难。
注: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本人不承担连带责任。
文章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yuanmeng001/archive/2007/10/29/185285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