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
一、OSPF的五种包
- Hellow:发现邻居建立邻接关系
- DBD:检查路由器的数据库之间是否同步
- LSR:向另外一台设备请求特定的链路状态
- LSU:发送链路状态信息
- LSACK:确认多段的发送信息
二、OSPF的三张表
1、 邻居列表:列出每台路由器全部已经建立邻接关系的邻居路由器
2、 链路状态数据库:列出网络中其他路由器的信息,由此显示了全网的网络拓扑
3、 路由表:列出通过SPF算法计算出到达每个相连网络的最佳路径
三、OSPF的特点
1、 区域概念,有效减少路由条目对CPU和内存占用,将拓扑变动局限在本区域内,详细的LSA泛洪控制
2、 邻接关系。OSPF协议定义了一些路由器类型和网络类型,邻接关系的建立是有交换Hellow信息的路由器类型和交换Hellow信息的网络类型决定的
3、 每台收到从邻居路由器发出的LSA的路由器都会把这些LSA记录在它的LSDB中,并且发送一份LSA拷贝给这台路由器其他所有邻居。
4、 当这些路由器LSDB完全相同时,就以自身为根,使用SPF算法计算一条无环的最短路径拓扑图。从而构建自己的路由表。
四、OSPF工作过程
五、DR与BDR的作用
六、OSPF基本配置
七、LSA(还原拓扑)
LSA是OSPF进行路由计算的关键依据。
OSPF的LSU报文可以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LSA。
各种类型的LSA拥有相同的报文头部。
重要字段解释
LS Age(链路状态老化时间):此字段表示LSA已经生存的时间,单位是秒。
Options(可选项):每一个bit都对应了OSPF所支持的某种特性。
LS Type(链路状态类型):指示本LSA的类型。
Link State ID(链路状态ID):不同的LSA,对该字段的定义不同。
Advertising Router(通告路由器):产生该LSA的路由器的Router ID。
LS Sequence Number(链路状态序列号):当LSA每次有新的实例产生时,序列号就会增加。 LS Checksum(校验和):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Length:是一个包含LSA头部在内的LSA的总长度值。
常见的LSA类型
类型 | 名称 | 描述 |
1 | 路由器LSA (Router LSA) | 每个设备都会产生,描述了设备的链路状态和开销,该LSA只能在接口所属的区域内泛洪 |
2 | 网络LSA (Network LSA) | 由DR产生,描述该DR所接入的MA网络中所有与之形成邻接关系的路由器,以及DR自己。该LSA只能在接口所属区域内泛洪 |
3 | 网络汇总LSA (Network Summary LSA) | 由ABR产生,描述区域内某个网段的路由,该类LSA主要用于区域间路由的传递 |
4 | ASBR汇总LSA (ASBR Summary LSA) | 由ABR产生,描述到ASBR的路由,通告给除ASBR所在区域的其他相关区域。 |
5 | AS外部LSA (AS External LSA) | 由ASBR产生,用于描述到达OSPF域外的路由 |
7 | 非完全末梢区域LSA (NSSA LSA) | 由ASBR产生,用于描述到达OSPF域外的路由。NSSA LSA与AS外部LSA功能类似,但是泛洪范围不同。NSSA LSA只能在始发的NSSA内泛洪,并且不能直接进入Area0。NSSA的ABR会将7类LSA转换成5类LSA注入到Area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