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加密与身份撤销的CP - ABE方案详解
在数据安全领域,基于属性的加密(ABE)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它允许根据用户的属性来控制对数据的访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身份撤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需要及时阻止已撤销身份的用户访问数据。如果只是简单地先进行身份撤销,再使用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CP - ABE),仍然会存在合谋问题。因此,需要构建一种紧密耦合的可撤销身份的CP - ABE解决方案来防止合谋攻击。
1. 语法与安全模型
1.1 IR - CP - ABE的语法
可撤销身份的ABE由四个算法组成:
- Setup(U, I) :给定属性全集描述U和身份集I,可信机构(TA)发布公钥PK,同时保留主密钥MSK。
- KeyGen(MSK, S, ID) :TA根据主密钥MSK、用户的ID和属性集S,为用户颁发私钥SK。
- Encrypt(PK, (M, ρ), M, {IDj}) :数据所有者使用公钥PK、线性秘密共享方案(LSSS)矩阵M及其对应的属性映射ρ、消息M和撤销的身份集{IDj},生成密文并发送到公共存储位置。
- Decrypt(CT, SK) :数据用户使用私钥SK对密文CT进行解密,得到消息M。
1.2 安全模型
IR - CP - ABE系统的安全定义源于基于身份的撤销框架和一般CP - ABE系统的安全定义。在这个安全定义中,需要考虑更强的攻击者,他们的属性满足挑战密文的属性访问策略,但身份在撤销集中。安全模型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