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6JrEN3
HEVC(高效视频编码标准)是ITU-T VCEG(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视频编码组)与ISO/IEC MPEG(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视频标准化组)的合作组织JCT-VC最新项目。ITU-T和ISO/IEC计划在2013年1月共同发布第一个版本(译者按:ITU-T已经在2013-01-25 发布 ,标准可见 JCT-VC草案10 )。标准将会包含一系列的扩展,包括高精度色彩空间的支持、可伸缩编码(SVC)、3D与多视角视频。ISO/IEC将会把HEVC作为MPEG-H标准的第二部分(ISO/IEC 23008-2),ITU-T则会将其作为ITU-T的推荐标准 —— H.265。
在视频编码领域,ITU-T开发了H.261和H.263,ISO/IEC开发了MPEG-1和MPEG-4 Visual。它们共同开发的H.262/MPEG-2和H.264/MPEG-4 AVC标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产品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一直致力于追求更高的压缩率,也不断增强其它特性,如恶劣网络下的传输,同时考量实现复杂度以及同时代数字设备的计算能力,以期能够广泛应用。
HEVC主要在H.264/MPEG-4 AV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H.264/AVC项目1999-2003年间启动,2003-2009年间几经重要扩展,目前已经在每个H.262/MPEG-2标准没有覆盖到的领域内取代了之前的标准,成为了数字视频领域的使能技术。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包括有高清电视信号的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和其他地面传输系统、视频录制和编辑、摄像机、安防、互联网、移动网络视频、蓝光光碟、视频聊天、视频会议和远程演示等等。
如今视频服务越来越多样化,高清视频不断增长,甚至超高清视频(4kx2k、8kx4k分辨率)的需求也在逐步兴起。这些现实都在呼唤比H.264/AVC更高压缩效率的视频编码技术出现。尤其是超高分辨与3D和多视角复合使用的时候,对更高压缩效率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更高质量和分辨率的追求也会逐步反映在移动设备上,而只是目前来讲,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视频的流量对移动网络已经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HEVC被设计来取代所有目前的H.264/AVC应用,它专注于两个关键问题:更高的视频分辨率和并行处理架构。它的码流尽量采用通用设计,以能被所有应用使用而不是只是和特定应用或设备适配。
与之前ITU-T和ISO/IEC开发的视频编码标准一样,HEVC标准只包含码流的语法结构以及码流和解码视频间的映射关系。编码和解码的具体实现只要遵循标准中语法元素的语法语义和约束就可以与其它HEVC实现达成一致。标准最大限度给了具体实现以优化的自由(方便厂商在质量、成本、推向市场的时机与其它因素间取舍)。但也由于这样的自由度,标准并无法保证端对端的分发质量,标准完全允许粗糙与不完全的编码实现,只要它遵循规范即可。
为了帮助业界尽快理解新标准,标准中不仅包含了文字描述,也包含了一份参考的软件实现。这份代码曾用于标准开发过程中的研究,它也可以用做通用的研究或是商业产品的基础。此外,标准中还包含一套用于测试的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