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 Part1
常见图例说明
代表着主机
代表服务器
代表着路由器
代表着网络
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 计算机网络已经由一种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 计算机网络已经像水,电,煤气这些基础设施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因特网概述
(1)网络、互连网(互联网)和因特网
网络
:网络(Network)由若干节点(Node)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连网(互联网)
: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连网(互联网)。- 因此,互联网又称为“网络的网络” Network of Networks

因特网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用户数以亿计,互连的网络数以百万计)

internet
与Internet
的区别:
internet
互连网(互联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Internet
因特网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连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任意把几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不管采用什么协议),并使其能够相互通信,这样构成的是一个互连网(internet),而不是互联网(Internet)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普通用户是如何接入因特网的呢?
答:通过ISP接入因特网
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
任何机构和个人只需缴纳费用,就可以从ISP那里得到所需要的IP地址。
因为因特网上的主机都必须有IP地址才能进行通信,这样就可以通过该ISP接入因特网。
中国的三大ISP: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

一旦用户能够接入到因特网,那么它也可以成为一个ISP,所需要做的就是购买一些例如调制解调器或者路由器这样的设备,让其他用户可以和她项链。
(3)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对因特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因特网在指定其标准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公众
- 因特网所有的RFC(Request For Comment)技术文档可从因特网上免费下载
- 任何人随时都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发表对某个文档的意见或建议
- 因特网协会ISOC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它负责对因特网进行全面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其发展和使用。
- 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负责管理因特网有关协议的开发;
- 因特网工程部IETF,负责研究中短期工程问题,主要针对协议的开发和标准化;
- 因特网研究部IRTF,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一些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 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 因特网草案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 建议标准(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
- 草案标准
- 因特网标准
(4)因特网的组成
- 边缘部分
-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
主机
组成(台式电脑、大型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 - 这部分是由
用户直接使用
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
- 核心部分
- 由
大量网络
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
组成 - 这部分是为 边缘部分
提供服务
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 由
路由器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我们不称其为主机。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
端系统(end system)
端系统在功能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
- 小的端系统可以是一台普通个人电脑,具有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甚至是一个很小的网络摄像头。
- 大的端系统则可以是一台非常昂贵的大型计算机。
- 端系统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如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当然也可以是某个ISP。
补充
端系统之间通信的含义
“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 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 B 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即“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
端系统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
-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对等连接方式:
- 对等连接(peer-to-peer)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软件),他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3、三种交换方式
(1)电路变换(Circuit Switching)

传统两两相连的方,当电话数量很多时,电话线也很多,就很不方便
因此,要使得每一部电话能够很方便地和另一部电话进行通信,就应该使用一个中间设备将这些电话连接起来,这个中间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
-
电话交换机接通电话线的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Switching)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地资源
-
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
- 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当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时,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这是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
所以计算机通常采用地是
分组交换
,而不是线路交换
(2)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通常我们把表示
该消息地整块数据
称为一个报文。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地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
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一个分组,也可简称为
包
相应地,首部也可称为“包头”
首部包含了分组地目的地址
分组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走不同的路径
发送方
- 构造分组
- 发送分组
路由器
- 缓存分组
- 转发分组
- 简称为“分组转发”
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接收方
- 接收分组
- 还原报文
(3)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报文交换中的交换结点也采用该存储转发方式,但报文交换对报文的大小没有限制,这就要求交换结点需要较大的缓存空间。
报文交换主要用于早期的电报通信网,现在较少使用,通常被较先进的分组交换方式所取代。
三种交换方式的对比
假设A,B,C,D是分组传输路径所要经过的4个结点交换机,纵坐标为时间
电路交换:
- 通信之前要先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好后,就可以使用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数据传送
- 数据传送后,需释放连接,以归还之前建立连接所占用的通信线路资源
- 一旦建立连接,中间的各结点交换机就是直通形式的,比特流可以直达终点
报文交换:
- 可以随时发送报文,而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
-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交换机 全部存储下来后进行查表转发,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 整个报文需要在各节点上进行存储转发,由于不限制报文大小,因此需要各结点交换机都具有较大的缓存空间。
分组交换:
- 可以随时发送分组,而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
- 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依次在各结点交换机上存储转发
- 各结点交换机在法案送分组的同时,还缓存接收到的分组
- 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在各结点交换机上进行存储转发,相比报文交换,减少了转发时延
- 还可以避免过长的报文长时间占用链路,同时也有利于进行差错控制。
4、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 计算机网络的精确定义并未统一
- 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 互连:是指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 自治:是指独立的计算机,他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单独运行使用
- 集合:是指至少需要两台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的较好的定义是:
-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一定包含有中央处理机CPU)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所连接的硬件,并不限于一般的计算机,而是包括了智能手机等智能硬件。
- 计算机网络并非专门用来传送数据,而是能够支持很多种的应用(包括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应用)。
分类
按交换技术分类:
- 电路交换网络
- 报文交换网络
- 分组交换网络
按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
- 专用网
按传输介质分类:
- 有线网络
- 无线网络
按覆盖范围分类:
-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 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因而有时也称为远程网(long haul network)。
- 广域网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通过长距离(例如,跨越不同的国家)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
- 城域网 MAN
- 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
- 局域网 LAN
- 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速率通常在 10 Mbit/s 以上),但地理上范围较小(1 km 左右)
- 个域网 PAN
- 就是在个人工作的地方把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类:
- 总线型网络
- 星型网络
- 环形网络
- 网状型网络
局域网 LAN- 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速率通常在 10 Mbit/s 以上),但地理上范围较小(1 km 左右)
- 个域网 PAN
- 就是在个人工作的地方把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类:
- 总线型网络
- 星型网络
- - 环形网络
- 网状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