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董桥诗意地说:“中年是一杯下午茶。”其实没那么浪漫,青春一去不返,死亡的影子依稀就在前方。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有一点紧张,不是因为人多,也不像中学刚毕业,要见各位应考官了,而是因为要面对一个不太懂的问题:幸福是什么?

不能因为之前出了一本书,书名里有“幸福”两个字,我就成了幸福专家。但不幸的是,在过去的时间里,不断有人跟我探讨与幸福有关的问题,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一下。

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这个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懂的开始。


肚子不饿了,欲望更多了



为什么开始关注幸福?这问题挺难回答的。首先是因为我现在不饿了,在座的各位现在也不太饿了,下午两点,各位也刚吃过午餐,困劲儿上来了。

其实困劲儿上来也不错,啥都不用想了。麻烦的是有很多人吃饱了,还不困,就要想很多问题。就像范伟说的:“什么叫幸福啊?饿急了的时候,看谁手里有俩包子那就叫幸福;要是能给我吃,那就幸福死了。”

过去我们饿的时候,都是这么理解幸福的,然后就一路奔着饱去。终于有一天绝大多数人饱了,或者说不那么饿了,但是发现你的欲望更强了,想要拥有的东西更多了。所以不饿这事挺麻烦。

第二是我们向前走得太远了,把自己走蒙了:我到底要去哪儿啊?很多很多年前,当我们出发的时候,是要奔着幸福而去,走着走着感觉跟迷宫似的,到处都是岔路。曾经有一句话,我在书里也写过,是我的一个已经离世的老大哥说的: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我们很多人都是走得太远,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了。为名忙,为利忙,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原本为了这些事情忙,是因为觉得它们跟幸福很近,可是后来把幸福都忘了。每天焦虑、烦躁、难过、憔悴,玩命地挣钱,却从来没有花钱的时间。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可能正是这样的一些因素,我们不得不关注幸福。

为什么现在的日子,物质层面上好过了,却感觉不幸福了?这样问的人非常非常多,我也曾经很有感触。

1997年底,我买了这辈子的第一辆车。我们《东方之子》栏目组在门头沟一带开会,我抽不开身,请组里一个老大哥去帮我把车提回来。车开回来后我很兴奋,吃完晚饭,荒郊野岭连路灯都没有,我开车带大家出去兜风。那么小的富康,里面居然装下七个人。除了我开车以外,副驾驶坐俩,后座挤了四个。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晚上感受到的幸福,不仅我,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今天看来超员违章了,但荒郊野岭中,幸福感更是“严重超载”。

后来我换过几辆车,价钱也越来越贵,但是非常抱歉,我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夜晚的幸福。

这是怎么了呢?后来我也看了一些书,接受了这样一个概念: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我又将它引申了一下: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如果没有物质基础,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的。为什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毫无疑问,吃饱了,穿暖了,对一个人的幸福来说太重要了。

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们以为只要拥有了物质基础就会幸福,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后来发现它只是个基础,如果情感和精神上有所欠缺,依然不会幸福。

花钱买得来房子,买不来家吧?花钱买得来男人和女人,买不来爱情吧?花钱买得来书,买不来文化吧?

昨天我走了一回好多年没有走过的隆福寺大街,钻进那里的中国书店,看到一本很老的旧书,叫《筒子楼纪事》,是写当初北大那些住在筒子楼里的人。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温暖,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筒子楼里有情感,有精神。

现今的我们,物质大踏步地向前走,在情感和精神方面,是否失去了很多呢?


幸福和别人有关吗?




接下来一个常问的问题:幸福是自己的事,还是跟别人有关系?

如果我今天在这儿讲话,在座各位有的玩手机,有的聊天,一会儿走了一半,你觉得我会幸福吗?你们也一样,如果今天下午怀着去动物园看猴儿的心情,来这里看我,见到了活的,又觉得某些话讲得还有点道理,算是额外收获,还不收门票,你也能找到一点幸福感。

也有可能,你出家门的时候很幸福,很开心。可是随后,买早点排队有人加塞儿;过马路周围的人都闯红灯,让你进退两难;去银行取钱,营业员耷拉着脸,给你不少冷遇……你觉得你会幸福吗?

也有可能,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使你拥有了某种幸福的感觉,哪怕你是“受害”的一方。公共汽车上被人家踩了一下脚,本来很恼怒,没想到对方非常诚恳地向你道歉,那一瞬间你很温暖。你的东西掉地上了,旁边的人捡起来递到你手上,你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有爱。

幸福当然跟别人有关系,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当下经常不幸福的由来。物质是基础,可以依靠自己去创造,情感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关,和身边每个人有关。

 

 

本文摘自《白说》


 

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全新作品。 

一部自传式的心灵履历。 

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的话,是我说的。 

本书通过近年来作者白岩松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 

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在有权保持沉默的年纪拒绝沉默,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们敲鼓拨弦。 

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想读更多书摘,请下载读什么或者关注公众帐号:dushenme_app


在Vue 3中,使用`script setup`语法可以让Vue组件的编写更加简洁。然而,如果你在`script setup`中定义了一个变量,但是在`template`中无法使用,这通常是因为该变量没有正确地暴露给模板。 在`script setup`语法中,任何通过`import`导入的内容默认都是在局部作用域中,而模板中需要使用的是组件实例的作用域。为了让变量能够在模板中使用,你需要使用`defineProps`和`defineEmits`来声明外部可接收的属性和事件,或者是通过`ref`和`reactive`等响应式API定义的变量,这些响应式变量在默认情况下是可以在模板中直接使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使用`ref`定义了一个变量,如下: ```vu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message = ref('Hello World!'); </script> <template> <div>{{ message }}</div> <!-- 正确使用 --> </template> ``` 但如果变量仅仅在局部作用域中定义,没有通过`ref`或`reactive`等暴露给模板,那么在模板中使用就会出现未定义的错误。 如果你确定使用了正确的响应式API,但仍然无法使用变量,可能的原因还包括: 1. 拼写错误:变量名在模板中拼写错误,导致无法识别。 2. 编译错误:Vue文件没有被正确编译,可能是构建配置出现了问题。 3. 作用域问题:变量被定义在某个函数或条件分支内,不在全局作用域。 为了解决问题,请确保变量是通过响应式API定义,并且在模板中拼写正确。同时,检查编译配置确保Vue文件可以正确处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