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内核
文章平均质量分 79
DecentX
万事无他 唯手熟尔
历任:C++高级工程师; 系统架构师;Technical leader; Line Manger;Master通信软件工程师;高级虚拟化工程师;操作系统架构师;OpenHarmony架构师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什么是Rootfs
Rootfs(Root Filesystem,根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启动后挂载的第一个文件系统,它包含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目录结构和文件。系统启动时,内核会首先将rootfs挂载到根目录(/)上,然后才能访问其他文件系统。原创 2025-05-20 16:33:37 · 836 阅读 · 0 评论 -
介绍Buildroot
Buildroot是一个专为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设计的强大工具,其主要功能包括自动化交叉编译系统、生成完整的Linux系统、软件包管理和配置系统。它支持多种目标架构,如ARM、MIPS、RISC-V和x86,并能自动构建从引导加载程序到根文件系统的所有组件。Buildroot的优势在于其轻量且高度可定制的特性,适合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同时提供易于使用的命令行工具和全面的文档。它还能生成交叉编译工具链、引导加载程序、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和库。典型使用场景包括嵌入式设备开发、原型设计、产原创 2025-05-20 15:00:10 · 526 阅读 · 0 评论 -
Ubuntu与OpenHarmony OS 5.0显示系统架构比较
Ubuntu采用传统Linux显示栈架构,自顶向下可分为:OpenHarmony OS采用分层式架构,自顶向下分为:Ubuntu和OpenHarmony OS 5.0在显示系统架构上体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Ubuntu显示架构遵循传统Linux图形栈,从X11向Wayland演进,注重开放标准和广泛兼容性。其基于成熟的DRM/KMS子系统和Mesa图形库,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桌面体验。OpenHarmony OS 5.0采用全新设计的分层架构,通过内核抽象层支持多种内核,特别强调分布式能力和设备互联。其自研A原创 2025-04-22 12:48:36 · 1333 阅读 · 0 评论 -
Ubuntu-Linux从桌面到显示的全流程:技术分析总结
Ubuntu的显示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技术栈,从应用程序到屏幕显示涉及多个层次的协作。随着从X11到Wayland的过渡,Ubuntu正在向更现代、更高效、更安全的图形架构演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桌面体验。理解这一技术流程不仅有助于解决显示问题,也为系统优化和应用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4-22 12:40:18 · 897 阅读 · 0 评论 -
Linux DRM显示驱动框架技术总结
Direct Rendering Manager (DRM) 是现代Linux系统中的主流显示框架,专为支持当代显示硬件而设计。DRM框架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里程碑,包括2008年引入的图形执行管理器(GEM)和2009年引入的内核模式设置(KMS)。原创 2025-04-22 12:31:54 · 846 阅读 · 0 评论 -
ARM + Linux 开发指南
ARM Linux 系统的启动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从 Boot ROM 启动到内核加载,再到内核初始化和用户空间启动。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的职责,确保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正确启动。原创 2024-11-30 23:52:16 · 1225 阅读 · 0 评论 -
pltaform_device[Linux嵌入式开发-Linux设备驱动开发]
通过使用`platform_device`,可以将那些没有挂在具体物理总线上的硬件,虚拟地认为挂在`platform`总线上,以达到统一管理和驱动的目的,方便了设备驱动的开发和管理。在实际的驱动开发中,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硬件特性,正确地设置`platform_device`的各个成员,并实现对应的`platform_driver`(平台设备驱动)中的相关函数(如`probe`、`remove`等),以完成对设备的驱动操作。原创 2024-07-08 17:47:37 · 424 阅读 · 0 评论 -
云计算,虚拟化
KVM 和 Xen 都是基于内核的虚拟化技术,它们提供了强大的虚拟化功能,包括虚拟机隔离、资源管理、网络配置等。KVM 和 Xen 的主要区别在于,KVM 是一种完全内置于 Linux 内核的虚拟化技术,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资源消耗。总的来说,在选择虚拟化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栈、应用场景、性能、资源利用率、灵活性、安全性和成本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具体需求的技术。这些虚拟化技术都提供了强大的虚拟化功能,可以在一个物理计算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原创 2024-03-03 09:56:52 · 431 阅读 · 0 评论 -
Linux 操作系统 系统启动
MBR 通常存储在硬盘的第一个扇区中,它包含一个小程序,称为引导加载程序,该程序负责加载 Linux 内核。4. 启动 init 进程:内核初始化完成后,它会启动第一个用户进程,即 init 进程。整个 Linux 启动流程可以概括为:BIOS 程序→MBR 中的引导加载程序→Linux 内核→init 进程→登录进程→用户 shell 进程。然后,引导加载程序将控制权转移给内核。3. 内核初始化:内核加载后,它将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映射,并启动其他必要的系统进程。原创 2024-03-03 08:40:35 · 42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