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拦截器的介绍
拦截器是struts2的核心组成部分,很多功能都是在拦截器基础上完成的,如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国际化,数据校验等。拦截器是动态拦截action调用的对象,。它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开发者可以定义一个特定的功能模块,这个模块可以在Action执行之前或者之后运行,也可以在一个Action执行之前阻止Action执行。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可以提取Action中可重用的部分的方式。它是AOP编程思想的一种应用形式。
拦截器栈(Interceptor Stack): 将拦截器按一定的顺序联结成一条链。
实现原理:当请求action时,Struts 查找配置文件,根据其配置实例化拦截器对象,并形成一个列表,依序逐个调用列表中的拦截器。
默认的拦截配置在/struts-default.xml文件中,是单例的。struts2使用时你应该注意到了:extends="struts-default",这是一个包,这个包里面有一个默认的拦截器配置(defaultStack),默认情况下只要你继承了这个包就会执行这个默认的拦截器,这里面包含了struts2的核心功能。
- 默认拦截器有一个特点:如果你手动引入了其他的拦截器,默认的就不生效了
- 要想让默认的拦截器生效,就需要手动引入默认的拦截器(defaultStack)
- 最好先引入默认的,再引入自己的(可以自己写一个拦截器栈)

二. 自定义拦截器
第一种方法:实现 Interceptor接口
第二种方法:继承 AbstractInterceptor类
第三种方法:继承 MethodFilt

本文介绍了Struts2中的拦截器概念及其在Action执行前后的关键作用,包括文件上传、国际化和数据校验等功能。讲解了拦截器栈的工作原理,并指出默认拦截器配置在/struts-default.xml中。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自定义拦截器,提供了三种实现方式,并通过登录拦截器的例子展示了配置过程。强调了在配置拦截器时,务必包含默认拦截器defaultStack以避免问题。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