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中,感光度(ISO)、快门速度和光圈被称为“曝光三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曝光量(画面的明暗程度),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配合调整以达到正确曝光。具体关系如下:
1. 共同目标:正确曝光
曝光量由光线通过镜头的总量决定。三者的组合需要平衡,使传感器(或胶片)接收的光线既不过多(过曝,画面过亮发白)也不过少(欠曝,画面过暗发黑)。
2. 三者的具体关系
-
光圈:控制镜头进光量的大小(用f值表示,如f/1.8、f/5.6)。
- 光圈越大(f值越小,如f/1.4),进光量越多;
- 光圈越小(f值越大,如f/16),进光量越少。
-
快门速度:控制传感器曝光时间的长短(如1/100s、1s)。
- 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进光量越多;
- 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进光量越少。
-
感光度(ISO):控制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ISO 100、ISO 800)。
- ISO越高,传感器对光线越敏感,相同光线条件下画面越亮;
- ISO越低,传感器对光线越不敏感,相同光线条件下画面越暗。
3. 三者的互补关系
当其中一个参数调整时,另外两个需要配合变化才能保持曝光量不变:
- 例如1:如果光圈缩小(进光量减少),为了保持曝光正常,需要 降低快门速度(延长曝光时间) 或 提高ISO(增加敏感度)。
- 例如2:如果需要用更快的快门速度(如拍摄运动物体,减少模糊),进光量会减少,此时需要 开大光圈 或 提高ISO 来补偿。
- 例如3:在弱光环境下,如果光圈已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不能再慢(避免手抖模糊),则需要 提高ISO 来保证画面亮度。
4. 权衡与取舍
三者的调整不仅影响曝光,还会影响画面效果:
- 光圈影响 景深(大光圈背景模糊,小光圈前后清晰);
- 快门速度影响 动态捕捉(快门将运动定格,慢门记录轨迹);
- ISO影响 画质(高ISO可能产生噪点,降低画面纯净度)。
因此,实际拍摄中需要根据场景需求(如是否需要背景虚化、是否要凝固动作、对画质的要求等),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