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清楚下教师课时费计算方法:课时费=工作量*单位工作量薪酬+补助金。工作量含盖三方面,一是教师授课产生的工作量,二是论文指导产生的工作量,三是实习见习指导产生的工作量。此处问题只针对第一方面 。一节课产生的工作量,既与课程性质(理论课、试验课)有关又与班内人数有关。下面的问题主要关系到后者。
某位教师教授一门课程下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而且学生数量较大,可能会在一周内分批次教授(如大学体育课);同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会在某个学期分方向,这样一个实体班相当于划分成了几个班上课(如一些电子专业分为硬件方向和软件方向等)。这两种情况如果均采用通过获取实体班内人数来计算该教师的工作量,则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的上课次数与实际不符,另一个是每堂课人数与实际不符,从而造成工作量计算错误。
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在t_PrepareCourse增加虚拟班字段。针对上述第一种情况我们发现虽然这些学生被分批次教授,但他们对应的教师号,课程号等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的上课时间,故而我们可以使用教师号、课程号、上课时间来确定虚拟班字段。这样在计算教师工作量就相当于是按班来计算了,同时解决了上述诸问题。
解决问题时要对比比较,找出参与者的共性与不同,然后寻求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