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看网址:http://sukaka.blog.51cto.com/379985/814941 ##很详细
自用总结:和之前的rsync基本上用法没多大改变,很容易上手。据说这个使用c++写的,效率很高。还没试过。
##下载sersync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orangle/sersync/master/release/sersync2.5.4_64bit_binary_stable_final.tar.gz
###解压
tar xf sersync2.5.4_64bit_binary_stable_final.tar.gz
cd GNU-Linux-x86/
mkdir /etc/sersync2
cp confxml.xml /etc/sersync2/
cp sersync2 /usr/bin/
vim /etc/sersync2/confxml.xml ####配置文件只需要简单修改就行。我的需要修改的就这3行。其他配置详解,参看上边链接中的具体解释。
<auth start="true" users="root" passwordfile="/etc/rsync.pas"/> ###我链接服务端使用的账号和密码保存位置,用过rsync的都知道怎么回事,没安装过的看前边的博客。
/usr/bin/sersync2 -r -d -o /etc/sersync2/confxml.xml ## -r参数在监控之前先整体同步一次,-d在后台运行监控程序(可先省略,在前台运行查看过程),-o指定配置文件。
可以去相应的目录创建删除文件,查看目标主机上是否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