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光学与原子光学的新进展
里德堡原子的应用
里德堡原子是指最外层电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较高能级的原子,其外层电子束缚较弱,因此容易受到外加电磁场的影响,展现出丰富的物理效应。近年来,随着冷原子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冷里德堡原子已在实验中实现,因其强大的偶极 - 偶极相互作用和量子相干性等优点,再次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里德堡原子的研究涉及多个应用领域:
1. 里德堡量子信息 :里德堡原子之间存在巨大的偶极 - 偶极相互作用,通常与主量子数 (n^4) 成正比,同时其寿命很长,与 (n^3) 成正比。早在 2000 年,就有人提出利用这些特性实现快速双量子比特量子逻辑门。此后,里德堡原子在许多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如双量子比特长距离量子逻辑门、集体编码多量子比特量子寄存器、操纵原子与光之间的量子接口以及模拟量子多体物理效应等。2009 年,里德堡量子模拟器在实验中得以实现,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够在自旋体系中操纵原子间的多体相互作用,该系统比其他传统量子模拟设备具有更高效的操纵能力,即使对于具有高阶相互作用的系统也能有效工作。这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实现量子纠缠态的耗散生成、研究高保真多量子比特量子门的纠缠特性等带来了新机遇。
2. 里德堡非线性光学 :电磁诱导透明是非线性光学领域的一个亮点,泵浦场和探测场之间的相消干涉可用于增强光学非线性效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光子损失的抑制,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时间可大大延长。对里德堡电磁诱导透明(EIT)的研究已进行了近十年。自 Friedler 等人首次从理论上发现里德堡原子之间的长程偶极 - 偶极相互作用可增强单光子脉冲之间的非局域非线性相互作用以来,EIT 效应被用于单光子脉冲的制备和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