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解析
WiMAX网络分析模型验证与应用
在WiMAX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中,一个高效的分析模型至关重要。为了验证该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研究。
仿真模型设置
- 系统参数 :系统带宽设定为10 MHz,WiMAX TDD帧的下行/上行链路比例为2/3,协议开销固定为2个符号。考虑子载波置换PUSC,每个TDD下行子帧的数据时隙总数(不包括开销)为NS = 450。
- 流量参数 :分析模型中采用弹性ON/OFF流量。ON数据量(主页和嵌入式对象)和OFF周期(阅读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3 Mbits和3 s。在验证研究阶段,假设ON数据量呈指数分布;在鲁棒性研究阶段,考虑截断帕累托分布,其均值计算公式为$\overline{x_{on}} = \frac{\alpha b}{\alpha - 1} - \frac{1 - (b/q)^{\alpha - 1}}{\alpha - 1}$,其中$\alpha$为形状参数(取值1.2),$b$为帕累托变量的最小值,$q$为截断值。为便于与指数模型比较,考虑了两个$q$值(高截断值$q = 300$ Mbits,$b = 611822$ bits;低截断值$q = 3000$ Mbits,$b = 712926$ bits),均值均为3 Mbits。
- 信道模型 :采用有限状态马尔可夫链(FSMC)描述基站(BS)与移动台(MS)之间的信道。该链为离散时间,每$L$帧发生一次状态转移,且$L TF < \overli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