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动画篇)

转载请注明本文出自大苞米的博客(http://blog.youkuaiyun.com/a396901990),谢谢支持!

 

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a396901990/article/details/40187203

 

Android L:

 

 

Google已经确认Android L就是Android Lollipop(5.0)。

 

前几天发现Android5.0正式版的sdk已经可以下载了,而且首次搭载Android L系统的Nexus 6和 Nexus 9也即将上市。

所以是时候开始学习Android L了!

 

关于Android L如何配置模拟器和创建项目,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

Android L——模拟器配置及创建项目

 
 

Material Design:

 

Material Design是Google推出的一个全新的设计语言,它的特点就是拟物扁平化。

 

Material Design包含了很多内容,我大致把它分为四部分:

主题和布局——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主题和布局)

视图和阴影——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视图和阴影)

UI控件——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UI控件)

动画——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动画篇)

 

今天就先来说说第四部分——Material新增的动画:

 

在Android L中新增了如下几种动画:

  • Touch feedback(触摸反馈)
  • Reveal effect(揭露效果)
  • Activity transitions(Activity转换效果)
  • Curved motion(曲线运动)
  • View state changes (视图状态改变)
  • Animate Vector Drawables(可绘矢量动画)

这篇文章先介绍上面6种中比较常用前三种,由于后三种现在资料不多,而且好像不是特别常用,等我研究明白了再给补上。

 

 

触摸反馈:

 

在Android L5.0中加入了触摸反馈动画。

其中最明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波纹动画,比如当点击按钮时会从点击的位置产生类似于波纹的扩散效果。

 

波纹效果(Ripple):

 

当你使用了Material主题后,波纹动画会自动应用在所有的控件上,我们当然可以来设置其属性来调整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可以通过如下代码设置波纹的背景:

android:background="?android:attr/selectableItemBackground"波纹有边界

android:background="?android:attr/selectableItemBackgroundBorderless"波纹超出边界

 

使用效果如下:

 

B1是不设任何背景的按钮

B2设置了?android:attr/selectableItemBackground

B3设置了?android:attr/selectableItemBackgroundBorderless

 

 

设置颜色

 

我们也可以通过设置xml属性来调节动画颜色,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主题:

android:colorControlHighlight:设置波纹颜色

android:colorAccent:设置checkbox等控件的选中颜色

 

比如下面这个比较粉嫩的主题,就需要修改动画颜色来匹配(如何设置主题颜色请参考该系列第一篇文章):

 

 

 

 

 

Circular Reveal:

 

Circular Reveal是一个Android L新增的动画效果,但我始终不知道如何翻译这个名字,圆形揭示?
 

使用方法:

 

应用ViewAnimationUtils.createCircularReveal()方法可以去创建一个RevealAnimator动画

 

ViewAnimationUtils.createCircularReveal源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public static Animator createCircularReveal(View view,  
  2.         int centerX,  int centerY, float startRadius, float endRadius) {  
  3.     return new RevealAnimator(view, centerX, centerY, startRadius, endRadius);  
  4. }  
源码非常简单,就是通过createCircularReveal方法根据5个参数来创建一个RevealAnimator动画对象。
 
这五个参数分别是:
view 操作的视图
centerX 动画开始的中心点X
centerY 动画开始的中心点Y
startRadius 动画开始半径
startRadius 动画结束半径
 
根据下面的效果图和代码可以很容易的了解这几个参数的作用: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final View oval = this.findViewById(R.id.oval);  
  2. oval.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3.     @Override  
  4.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5.         Animator animator = ViewAnimationUtils.createCircularReveal(  
  6.                 oval,  
  7.                 oval.getWidth()/2,  
  8.                 oval.getHeight()/2,  
  9.                 oval.getWidth(),  
  10.                 0);  
  11.         animator.setInterpolator(new AccelerateDecelerateInterpolator());  
  12.         animator.setDuration(2000);  
  13.         animator.start();  
  14.     }  
  15. });  
  16.   
  17. final View rect = this.findViewById(R.id.rect);  
  18.   
  19. rect.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20.     @Override  
  21.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22.         Animator animator = ViewAnimationUtils.createCircularReveal(  
  23.                 rect,  
  24.                 0,  
  25.                 0,  
  26.                 0,  
  27.                 (float) Math.hypot(rect.getWidth(), rect.getHeight()));  
  28.         animator.setInterpolator(new AccelerateInterpolator());  
  29.         animator.setDuration(2000);  
  30.         animator.start();  
  31.     }  
  32. });  

 

总结:

 

RevealAnimator和之前的动画使用没什么区别,同样可以设置监听器和加速器来实现各种各样的特效。

这些效果常用在视图的添加,删除,状态,大小改变的时候,以后我会写一个更直观详细的例子。

 

 

 

 

 

 

 

Activity Transition:



Activity Transition是Material Design中提供的一种动画效果。它通过运动和切换不同状态之间的元素来产生各种动画效果。

 

 

简介:

 

Activity Transition提供了两种Transition类型:

Enter(进入):进入一个Activity的效果
Exit(退出):退出一个Activity的效果

 

而这每种类型又分为普通Transition和共享元素Transition:

 

普通Transition:
explode:从场景的中心移入或移出
slide:从场景的边缘移入或移出
fade:调整透明度产生渐变效果

 

 

Shared Elements Transition 共享元素转换:

它的作用就是共享两个acitivity种共同的元素,在Android 5.0下支持如下效果:

changeBounds -  改变目标视图的布局边界

changeClipBounds - 裁剪目标视图边界

changeTransform - 改变目标视图的缩放比例和旋转角度

changeImageTransform - 改变目标图片的大小和缩放比例

 

 

下面是我写的一个小演示Demo,相信大家看后就知道这几个动画是如何工作的了:

 

 

 

Activity Transition使用 

 

使用Activity Transition十分简单,只需要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一:设置允许使用transition,并且设置transition

 

xml:

首先,如果要使用transition需要先修改style文件,在继承了material主题的style.xml中添加如下属性:

[html]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style name="myTheme" parent="android:Theme.Material">  
  2.         <!-- 允许使用transitions -->  
  3.         <item name="android:windowContentTransitions">true</item>  
  4.   
  5.         <!-- 指定进入和退出transitions -->  
  6.         <item name="android:windowEnterTransition">@transition/explode</item>  
  7.         <item name="android:windowExitTransition">@transition/explode</item>  
  8.   
  9.         <!-- 指定shared element transitions -->  
  10.         <item name="android:windowSharedElementEnterTransition">  
  11.             @transition/change_image_transform</item>  
  12.         <item name="android:windowSharedElementExitTransition">  
  13.             @transition/change_image_transform</item>  
  14. </style>  

下面再来看看如何定义transition动画:

[html]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transitionSe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2.     <explode/>  
  3.     <changeBounds/>  
  4.     <changeTransform/>  
  5.     <changeClipBounds/>  
  6.     <changeImageTransform/>  
  7. </transitionSet>  

transition里面的元素就是之前介绍过的,使用方法和以前的AnimationSet差不多,具体如何使用大家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代码:

在代码中同样可以完成对于transition的设置: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 允许使用transitions  
  2. getWindow().requestFeature(Window.FEATURE_CONTENT_TRANSITIONS);  
  3.   
  4. // 设置一个exit transition  
  5. getWindow().setExitTransition(new Explode());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在代码总设置transition效果:

Window.setEnterTransition():普通transition的进入效果

 

Window.setExitTransition():普通transition的退出效果

Window.setSharedElementEnterTransition():共享元素transition的进入效果

Window.setSharedElementExitTransition():共享元素transition的退出效果

 

 

步骤二:启动Activity:

 

当你已经设置了允许使用Transition并设置了Transition动画,你就可以通过ActivityOptions.makeSceneTransitionAnimation()方法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来激活这个Transition:

 

启用普通的Transition: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startActivity(intent,  
  2.               ActivityOptions.makeSceneTransitionAnimation(this).toBundle());  

 

启用共享元素Transition:

启动shared element transition和普通的transition稍有不同

在所有需要共享视图的Activity中,使用android:transitionName属性对于需要共享的元素分配一个通用的名字。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Activity2.class);  
  2. // shareView: 需要共享的视图  
  3. // "shareName": 设置的android:transitionName="shareName"  
  4. ActivityOptions options = ActivityOptions  
  5.         .makeSceneTransitionAnimation(this, shareView, "shareName");  
  6. startActivity(intent, options.toBundle());</span>  

如果有多个View需要共享,则通过Pair.create()方法创建多个匹配对然后传入ActivityOptions.makeSceneTransitionAnimation。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 copy print ? 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 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1. ActivityOptions options = ActivityOptions.makeSceneTransitionAnimation(this,  
  2.         Pair.create(view1, "agreedName1"),  
  3.         Pair.create(view2, "agreedName2"));  

 

如果不想使用transition可以设置options bundle为null。

当需要结束当前Activity并回退这个动画时调用Activity.finishAfterTransition()方法

 

 

兼容性:

 

上面介绍的几个新动画的APIs只允许在Android L中使用:

  • Activity transitions
  • Touch feedback
  • Reveal animations

所以为了兼容早期版本,则需要在调用这些api的时候先进行检查系统版本。

 

 

写在最后:

 

 

我将Material Design分为如下四部分:

 

主题和布局——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主题和布局)

视图和阴影——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视图和阴影)

UI控件——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UI控件)

动画——ANDROID L——Material Design详解(动画篇)

 

十一放假回来开始学习Android L,连更了6篇文章终于把Material Design中大部分特性介绍完毕(动画篇还剩几个小内容,过几天研究明白了再给补上)

 

接下来准备写几个小例子,把视图阴影,动画和新增的UI控件充分结合起来。

ANDROID L——Material Design综合应用(Demo)

 

Android 5.0真的做出了很大的变化,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但说实话模拟器用的真心不爽,啥时候Genymotion可以支持5.0啊。。。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arkMaster/p/4688882.html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回归预测的方法,并提供了完整的MATLAB程序代码。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结合、适应度函数的设计以及最终的预测结果展示。文中详细解释了如何将Excel格式的数据导入MATLAB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如何定义适应度函数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参数(如激活函数和学习率),并通过遗传算法找到最优解。实验结果显示,在某工业数据集上,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显著提高,从原来的0.82提升到了0.91。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实用技巧,比如调整遗传代数、修改激活函数等方法进一步改进模型性能。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有一定了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应用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构建高效回归预测模型的场景,尤其是当传统BP神经网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通过本文章的学习,读者能够掌握一种有效的优化手段,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 其他说明:代码可以直接应用于新的数据集,只需确保数据格式符合要求(Excel格式)。对于想要深入探索或改进现有模型的人来说,还可以尝试更换不同的激活函数或其他调节方式来获得更好的表现。
粒子群优化(PSO)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由James Kennedy和Russell Eberhart于1995年提出,灵感来源于鸟群或鱼群的群体行为 。它通过模拟群体间的协作与竞争,利用个体和群体的经验来迭代求解问题 。PSO常用于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参数,以提升模型性能 。SVM是一种强大的监督学习模型,通过寻找最优超平面实现分类或回归 ,其性能依赖于参数C(惩罚因子)和γ(核函数参数) 。 PSO优化SVM参数的过程如下:首先随机生成一组粒子,每个粒子代表一组SVM参数(C和γ) 。接着,使用这些参数训练SVM模型,并通过测试集评估性能(如准确率或F1分数),作为粒子的适应度值 。然后,根据个体和全局最优解的位置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速度决定移动方向和速度,位置表示参数组合 。粒子群共享全局最优解信息,推动所有粒子向最优解移动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或满足停止条件 。 在实际应用中,PSO-SVM的实现通常包括以下部分:数据预处理(导入、清洗、标准化等) ;PSO算法实现(定义粒子结构、初始化种群、设定优化目标和边界条件) ;SVM模型训练(使用不同参数组合) ;适应度计算(评估模型性能) ;更新规则(根据PSO算法更新速度和位置) ;主循环(多轮迭代,记录全局最优解) ;结果分析(展示最佳参数组合,进行最终预测) 。 PSO优化SVM参数的过程自动高效,可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 。对于初学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有助于理解优化算法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对于有经验的开发者,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例如探索PSO变体或结合其他优化方法 。
在移动开发领域,Android Studio 是谷歌推出的官方集成开发环境(IDE),专门用于开发 Android 应用。本项目旨在通过 Android Studio 创建一个模仿流行生活分享平台小红书的简单应用。小红书以其强大的社交功能和丰富的用户生成内容而闻名,融合了购物、博客和社交媒体的特点。通过复刻小红书,开发者可以学习构建类似的混合型应用。 1. Android Studio 核心知识点 界面设计:利用 Android Studio 的布局编辑器(可通过 XML 编码或拖放操作)来构建用户界面,涵盖 TextView、ImageView、RecyclerView 等多种组件。 主题与样式:掌握 Material Design 的应用,自定义主题和样式,以实现类似小红书的视觉效果。 Activity 与 Fragment:理解 Activity 和 Fragment 的生命周期,以及它们在多屏幕适配中的作用。 Intent:通过 Intent 实现页面跳和数据传递。 2. 小红书 App 特性实现 登录注册:实现用户登录和注册功能,可能涉及 OAuth 或自定义认证机制。 数据获取与展示:使用网络请求库(如 Retrofit 或 OkHttp)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并通过 RecyclerView 展示,可能采用瀑布流布局。 图片加载:借助图片加载库(如 Glide 或 Picasso)优化图片加载速度和性能。 社交功能:实现评论、点赞、分享等社交功能,涉及数据库操作和网络通信。 动态通知:集成 Firebase Cloud Messaging(FCM)实现即时消息推送。 3. Android SDK 与相关库 Android SDK:熟悉不同版本的 Android API,确保应用的兼容性。 Room Persistence Library:用于本地数据库存储,缓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