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eb.py做http server开发时,遇到postman能够正常请求到数据,但是浏览器无法请求到数据,查原因之后发现是跨域请求的问题。
跨域请求,就是在浏览器窗口中,和某个服务端通过某个 “协议+域名+端口号” 建立了会话的前提下,去使用与这三个属性任意一个不同的源提交了请求,那么浏览器就认为你是跨域了,违反了浏览器的同源策略。 w3c标准中,有针对跨域请求的规范,在响应头中有以下三种跨域访问限制: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限制允许跨域访问的源,比如http://192.168.10.12:8080,注意这里仅仅支持*(表示所有源)号或者某个源,不支持多个源,如果要实现多个源,可以自己包装一个集合,对每次的请求在集合中判断是否存在,如存在,就放到响应头中来;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限制允许跨域访问的http方法类型,多个以逗号隔开,比如:POST, GET, OPTIONS,PUT, DELETE

本文介绍了在使用web.py构建HTTP Server时遇到的跨域请求问题,详细阐述了浏览器的同源策略以及W3C规范中的跨域访问限制。通过设置Access-Control-Allow-*响应头,成功解决POST请求的跨域问题。提供了完整的HTTP Server代码示例,确保浏览器能够正常获取数据。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