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rossOver 在Mac下运行windows程序

本文探讨了Crossover作为Wine的商业版本,在Mac平台上运行Windows软件的优势与局限。通过模拟Windows API调用,Crossover提供了比虚拟机更快的速度,但兼容性稍逊。文章详细列举了多种成功运行的软件及游戏,包括Total Commander、WinRAR等,并指导如何安装及运行绿色版本软件。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为何需要crossover?

你想要在mac下使用windows软件吗?
如果你长年使用windows并且有很多windows下的神器还没有找到mac的对应迁移版本,考虑一下crossover吧。

它能够帮助你实现一部分的需(Meng)求(Xiang)

它的原理是什么?

它是wine的商业版本,机制是模拟的底层的windowsAPI调用。当一个windows的底层库调用的时候,它们代理调用为mac的底层API调用。

它和虚拟机对比怎么样?

虚拟机是虚拟的所有的硬件设备,真实执行的时候,就是直接使用了底层的windows dll文件,所以大部分硬件模拟成功的情况下,windows的兼容性极其的好,但是cross over不是这样的,它是接受api调用,转化api调用为mac native的版本,所以在兼容性上明显弱于虚拟机,但是为何我们还要用crossover呢?因为它的速度,虽然转化之后不如原生的方法,但是毕竟只是代理了2进制的api调用实现,性能的损耗比起虚拟硬件来说,小了太多,所以它的性能是比较优异的(如果对应的app支持的话)

因为cross over默认支持着大量游戏,所以3D啊,游戏什么的就不要太担心了,软件兼容性不好,真正吸引用户的游戏兼容性一般都挺好的(你总要让一个商业软件能有吸金的地方,好不好?)

它的兼容性是什么样子的?

官方可以直接下载一堆的软件:

  • 例如:

    • total commander
    • flashFXP
    • filezilla
    • winrar
    • 7-zip
    • pdf-xchange (安装后运行有一些问题)
    • foxit Reader 7 (完美)
    • winscp
    • qq
    • aliwangwang
    • firefox
    • internet Explorer 8
    • vlc media player
    • IDM
    • Putty
    • TightVNC
    • Acrobat X
    • Sumatra
    • Kindle
    • Office 2007, 2010, 2013, 2016
    • Notepad++ (完美)
  • 尝试额外不在列表中的软件:

    • total commander ultima prime 7.4 (Search Extend跪了,但是其他主要功能都能够使用)
    • winrar 5,完美运行
    • xshell 5, 安装失败
    • everything(运行速度比windows差很多)
    • 百度downloader (能够运行,下载文件失败)
  • 绿色软件:

    • 绿色软件,filelocator(不能使用,原因是该绿色软件使用了windows下的虚机系统win对那个目录结构不支持,所以运行后显示没有注册的状态)

如何安装软件?

  1. Install a Windows Application
  2. Browse All Applications
  3. Unlisted application
  4. Choose Installer File

如何安装绿色版本软件?

  1. Copy进去
  2. 解压缩
  3. 通过run command去运行(如果绿色版软件有特殊依赖和启动写的操作可能会直接失败)

如何访问安装结果?

安装的结果可以被spotlight或者alfred搜索到,所以可以像一个普通的Mac APP一样被执行。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olojiang/p/9177561.html

<think>好的,用户问的是在Mac使用CrossOver运行Windows应用和Parallels Desktop(PD)虚拟机哪个效果更好,它们的实现逻辑有什么不同,以及PD是否也是通过转译x86到ARM,能否像CrossOver那样玩游戏。我需要逐步分析这两个工具的工作原理,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回答用户关于游戏兼容性的疑问。 首先,我得回顾CrossOver和PD的基本信息。CrossOver基于Wine项目,它通过API转译将Windows系统调用转换为macOS能理解的指令,不需要安装完整的Windows系统。而PD是虚拟机软件,需要安装Windows ARM版,利用虚拟化技术运行整个操作系统。用户提到PD是否转译x86到ARM,这里可能需要解释Windows on ARM的机制,比如微软的x86/64模拟层,以及PD在此基础上的工作方式。 接下来,实现逻辑的不同是关键。CrossOver直接在macOS上运行应用,省去了虚拟化的开销,但兼容性可能有问题,尤其是依赖特定驱动或DirectX的游戏。PD虚拟机则是完整的Windows环境,兼容性更好,但资源占用高,因为要运行整个OS。不过,Windows on ARM本身有x86到ARM的转译层,而PD可能在这个基础上运行,所以可能会有性能损失,但兼容性更广。 然后,用户关心游戏性能。CrossOver在支持的游戏上可能更高效,因为直接转译,而PD虽然能运行更多游戏,但双重转译(x86→ARM→Rosetta2?或者PD直接虚拟化ARM上的Windows?这里可能需要确认PD的工作流程)可能导致性能下降。需要指出,PD虚拟机中的Windows ARM版本身已经处理了x86到ARM的转译,而CrossOver是直接处理Win API到macOS,所以两者的转译层次不同。 可能存在的误区是用户认为PD和CrossOver都是在转译指令,但实际上PD是虚拟化整个OS环境,而CrossOver是API层转换。需要澄清这一点。另外,游戏兼容性方面,CrossOver依赖于Wine的兼容层,而PD可以运行更多游戏,但受限于ARM版Windows的模拟层,可能某些x86应用运行效率不如原生。 最后,总结两者优劣,给出适用场景:CrossOver适合轻量应用和部分游戏,资源占用低;PD适合需要高兼容性,尤其是需要完整Windows环境的情况,但消耗更多资源。同时指出,虽然PD虚拟机理论上能运行更多游戏,但性能可能不如原生WindowsCrossOver优化过的游戏。</think>### 一、实现逻辑差异 #### 1. CrossOver(基于Wine) - **原理**:通过**API转换层**将Windows系统调用实时映射为macOS原生指令,无需运行完整Windows系统。 - **转译层级**:仅处理软件接口(如DirectX→Metal图形API、注册表操作等),不涉及CPU指令转译。 - **资源占用**:无虚拟化开销,内存和CPU消耗更低。 #### 2. Parallels Desktop(虚拟机) - **原理**:在macOS上**虚拟化完整Windows系统**(需安装Windows ARM版)。 - **转译层级**:Windows ARM版内置了微软的**x86/64→ARM指令转译层**,PD自身通过虚拟化技术模拟硬件环境。 - **资源占用**:需分配固定内存/CPU核心,整体消耗显著更高。 ### 二、性能与兼容性对比 | 维度 | CrossOver | Parallels Desktop | |--------------------|-------------------------------|---------------------------------| | **启动速度** | 秒级启动(直接调用应用) | 需先启动Windows系统(分钟级) | | **图形性能** | 依赖Metal转译,部分游戏优化好 | 需通过虚拟GPU+Windows驱动 | | **兼容性** | 依赖Wine数据库(约80%覆盖率) | 接近原生Windows(支持x86/64应用)| | **资源占用** | 通常<2GB内存 | 推荐分配≥8GB内存+4核CPU | ### 三、游戏运行能力解析 1. **CrossOver优势场景**: - 已通过Wine测试的DirectX 9-11游戏(如《英雄联盟》《暗黑破坏神2》) - 通过DXVK(Vulkan→Metal)提升图形性能 - 典型案例:Steam Proton优化过的游戏移植到macOS 2. **Parallels Desktop优势场景**: - 依赖.NET Framework、DirectX 12等最新组件的大型游戏 - 需调用Windows内核驱动的程序(如反作弊软件) - 典型案例:《赛博朋克2077》在Windows ARM版中可运行但帧率较低 ### 四、技术瓶颈对比 - **CrossOver的局限性**: ```mermaid graph LR A[Windows EXE] --> B[Wine API转换层] B --> C[macOS系统调用] C -->|缺失功能| D[兼容性故障] ``` 若遇到未实现的API(如部分DRM加密机制),应用直接崩溃。 - **Parallels Desktop的瓶颈**: ```mermaid graph LR A[x86指令] --> B[微软x86→ARM转译层] B --> C[PD虚拟化层] C --> D[Apple Silicon指令] D -->|二次转译延迟| E[性能损失约15-30%] ``` ### 五、实测数据参考 - **《CS:GO》测试(M1 Max/32GB)**: - CrossOver:1080p中等画质,平均85 FPS - PD+Win11 ARM:同画质下平均62 FPS,偶发卡顿 - **内存占用对比**: - CrossOver运行Office套件:占用1.8GB - PD运行同场景:系统总占用≥6GB ### 六、选择建议 - **优先CrossOver**:若应用在[WineDB](https://appdb.winehq.org)标记为Platinum/Gold等级 - **优先PD虚拟机**:需使用Visual Studio、Adobe全家桶等复杂软件 - **混合方案**:用CrossOver运行游戏+PD处理办公需求(通过macOS文件共享联动) ### 七、未来演进方向 - **CrossOver**:通过[Wine 8.0](https://www.winehq.org)改进DX12支持,整合更多VKD3D组件 - **Parallels Desktop**:优化虚拟GPU性能,预计2023版将支持DX12硬件加速 - **Apple Rosetta 2**:可能未来直接支持x86 Windows应用(需微软授权) > **最终结论**:轻量化应用和已验证游戏优选CrossOver,复杂生态依赖场景用PD虚拟机。两者均无法完全替代原生Windows设备,但M系列芯片的能效优势可弥补部分性能差距。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