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正交试验方法(七)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正交试验法有效减少测试工作量,通过合理选择试验次数和因子水平,实现测试用例的高效设计。文章详细解释了正交表的使用方法及其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6.正交试验方法

       第4节结尾提到,因果关系非常庞大,导致由此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多大。因而引入正交试验法,从大量的试验数据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安排测试,来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时。

(1)   正交试验设计法

       一般用L代表正交表,常用的有L8(27)、L9(34)、L16(45)、L8(4*24)、L18(2*37)、等。此符号各数字的意义如下。

       以L8(27)为例,其中7为此表列的数目(最多可安排的因子数);2为因子的水平数;8为此表行的数目(试验次数)。

       又如L18(2*37),7列是3水平的,有1列是2水平的,用它来安排试验,做18个试验最多可以考察1个2水平因子和7个3水平因子。

       ·试验次数(行数)=∑(每列水平数-1)+1,如L8(27),8=7*(2-1)+1,利用上述关系式可以从所要考察的因子水平数来决定最低的试验次数,进而选择合适的正交表。比如要考察5个3水平因子及1个2水平因子,则起码的试验次数为5*(3-1)+1*(2-1)+1=12(次),可选用既有2水平列又有3水平列的正交表,L18(2*37)。

       ·正交表的两条性质:每一列中各数字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任何两列所构成的各有续数对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所以称之为正交表。

 

(2)   正交试验测试用例设计步骤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如下: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查看因果图的例题:

例题1:

例题2: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vmorgen/p/686209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