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念—学习笔记2

本文详细介绍了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包括关系、元组、属性、域等,解释了关系数据库的构成及其与程序设计语言的类比。同时,探讨了数据库模式与实例的区别,以及超码、候选码和主码的作用。最后,对比了过程化与非过程化查询语言的特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2章 关系模型

1.关系模型:指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中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间的联系均由单一的结构类型—关系来表示。在实际的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也称表。一个关系数据库就是由若干个表组成。(百度百科)

2.关系数据库: 由表( table )的集合构成.每个表有唯一的名字。

3.在关系模型的术语中,关系( relation )用来指代表,而元组指代行,属性 (attribute)指代的是表中的列。

4.对于关系的每个属性,都存在一个允许取值的集合,称为该属性的域 (domain )。

5.如果域中元索被看作是不可再分的单元,则域是原子的(atomic)。

6.数据库模式 (database schema )是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数据库实例 (database instanceh)是给定时刻数据库中数据的一个快照。

7.关系实例的概念对应于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的值的概念。给定变量的值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类似地,当关系被更新时,关系实例的内容也随时间发生了变化。相反.关系的模式是不常变化的。

8.关系模式 (relation schema )的概念对应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类型定义的概念。

9.一个元组的属性值必须是能够唯一区分元组的。即一个关系中没有两个元组在所有属性上的取值都相同。

10.超码( superkey ):能够在一个关系中唯一地标识—个元组的一个或多个关系的集合。

11.候选码 (candidate key ):本身是超码,但任意真子集都不是超码。

12.主码 (primal key ):被数据库设计者选中的、主要用来在一个关系中区分不同元组的候选码。

13.外码、参照关系、被参照关系。

14.—个含有主码和外码依赖的数据库模式可以用模式图 (schema diagram )来表示。

15.査询语亩 (queiy language ): 用户用来从数据库中请求获取信息的语言。可以分为过程化的和非过程化的。

16.过程化语言(procedural language )中,用户指导系统对数据库执行一系列操作以计算出所需结果。

17.非过程化语亩 (nonprocedural language )中,用户只需描述所需信息,而不用给出获取该信息的具体过程。

18.实际使用的査询语言既包含过程化方式的成分,又包含非过程化方式的成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engjie/p/1004055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