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供电无线系统的超材料微带天线设计的系统研究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服务的广泛扩展,我们周围环境中充满了电磁波。大量辐射能量会在空气中浪费,只有少量被接收。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射频(RF)能量,结合太阳能等自然收集能量,将带来可重复利用的好处。在许多低功耗设备中,如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物联网和电子时钟等,收集的RF能量被视为主要电源。借助超级电容器,收集的RF能量可为设备整个生命周期提供足够电力。
已有多项研究致力于开发单频整流天线、多频整流天线和天线阵列。由于收集的能量通常来自不同方向和源,具有多频段的全向天线是更理想的接收器。采用基于分形几何的天线可显著提高能量收集效率。
自20世纪50年代引入以来,微带天线因其低剖面、轻重量、低成本、易于安装和制造等优点得到广泛研究。但传统微带天线带宽较窄、增益适中,限制了其在现代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为UWB应用分配了3.1 - 10.6 GHz的频谱,为克服传统微带天线性能限制,人们提出了多种增加带宽的设计方法,如孔径耦合、寄生元件、多层贴片和馈电修改等。
近期,超材料(MTM)和电磁带隙(EBG)结构的引入提升了微带天线性能。例如,裂环谐振器(SRRs)可减小尺寸、增加带宽和改善辐射方向图;EBG结构可蚀刻在金属贴片或接地面上。不过,谐振MTM结构存在带宽窄和传导损耗两个基本限制。也有研究提出了基于分形形状的小型化天线以增强带宽。
2. 动机与目标
2.1 动机
由于对自供电无线系统绿色能源收集的迫切需求,全球多个研究小组致力于收集RF能量。本研究旨在总结天线效率、增益、带宽、匹配阻抗和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