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其它类经常需要重写这之中的hashCode(), equals(), toString()三个方法
一、hashCode()、equals()、toString()
hashCode() 方法返回一个对象对应的哈希值,这与哈希表相关的数据结构,如HashMap,有很大关系。
Object类中hashCode()的返回值依赖于JVM,保证了不同对象的哈希值不同。其它类可以重写hashCode()方法,但这一方法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 同一应用的一次运行期间,同一对象的哈希值永远相同。但同一应用的不同的运行过程中,同一对象的hashCode()返回值可以不同
- 如果两个对象用equals()方法比较的返回值是true,则这两个对象的哈希值必须 相同
- 不必须要求 equals()方法返回false的两个对象的哈希值不同,但如果满足这点,可以提高哈希表的性能
一些常用类型的hashCode计算:
- Integer:直接返回数值
- Long:低32位对应的int型数值
- Float:32位二进制对应的int
- List:h[0]×31(n−1)+h[1]×31(n−2)+...+h[n−1]h[0]\times 31^{(n-1)} + h[1]\times 31^{(n-2)} +... +h[n-1]h[0]×31(n−1)+h[1]×31(n−2)+...+h[n−1],其中n为list的长度,h[i]h[i]h[i]为第iii各元素的hashCode
- String:s[0]×31(n−1)+s[1]×31(n−2)+...+s[n−1]s[0]\times 31^{(n-1)} + s[1]\times 31^{(n-2)} +... +s[n-1]s[0]×31(n−1)+s[1]×31(n−2)+...+s[n−1],其中n为字符串长度,s[i]s[i]s[i]为第iii个字符的值
equals() 方法用于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同,Object类中的equals()实现直接用==判断,因此只有两个引用是完全相同的对象时才会返回true。在String中,equals()被重写为判断两个字符串内容是否相同。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重写equals()方法有以下四个要求:
- 自反性:x.equals(x)返回true
- 对称性:x.equals(y) == y.equals(x)
- 传递性:若x.equals(y)返回true,且y.equals(z)返回true,则x.equals(z)返回true
- 一致性:两个对象的比较,不论调用了多少次返回值应相同
- x.equals(null)返回false
toString() 方法将对象转化为字符串,默认返回格式为:类名+哈希值(16进制)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etClass().getName() + "@" + Integer.toHexString(hashCode());
}
二、多线程相关方法
与多线程相关的方法有notify(), notifyAll(), wait() 三个方法,都是final方法,不能被重写。本篇博客不介绍多线程相关知识
三、垃圾回收
当JVM的垃圾回收器将要清理掉一个对象时,会允许调用finalize() 方法来让这个对象执行最后的操作(但不保证能执行完)。Object类中的finalize()方法不做任何操作,但其它类可重写finalize()方法,比如I/O连接的类可重写这个方法让对象被清理掉前结束I/O事务并断开连接。
按照《深入理解JVM》中的说法,“它不是C/C++中的析构函数,而是Java刚诞生时为了使C/C++程序员更容易接受它所做出的一个妥协”。
当作这个方法不存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