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加密:重新排序如何影响性能
1. 引言
认证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技术,通常可通过组合加密算法和消息认证码(MAC)算法来实现,主要有三种通用组合方法:加密后认证(Encrypt-and-MAC,E&M)、先加密后认证(Encrypt-then-MAC,EtM)和先认证后加密(MAC-then-Encrypt,MtE)。此前研究多聚焦于不同组合方式的安全影响,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
本文重点关注当加密算法基于块密码,MAC 算法基于通用哈希函数族时,不同组合方式的性能表现。以典型的 EtM 组合为例,先将明文分块,用块密码处理得到密文块,再使用基于通用哈希函数族的 MAC 对密文块进行认证。例如,Kohno 等人提出的 Carter - Wegman 计数器(CWC)块密码认证加密模式,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已将其应用于标准化的伽罗瓦/计数器模式(GCM)认证加密中。CWC 模式通过结合计数器加密模式和 Wegman - Carter 通用哈希函数族进行认证,实现了高性能的认证加密。
2. OKH 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研究了加密和认证这两个操作执行顺序对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奇密钥哈希(OKH)认证加密模式。OKH 模式受 CWC 模式启发,但与 CWC 和 GCM 方案不同的是,OKH 模式将先加密后认证的顺序颠倒,即在块密码加密之前对明文进行哈希操作。
研究表明,在 EtM 组合中构建 MAC 所使用的哈希族必须是通用的,但在 MtE 组合中并非如此。这一结果具有重要的性能和理论意义:从性能上看,由于哈希族不必是通用的,其计算速度可比现有最快的通用哈希族更快;从理论上看,放宽 MAC 算法的安全要求不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8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