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dandelionl_的csdn博文,本文主要讲解Java web中Servlet的相关知识🎄
🌈我是dandelionl_,一个正在为秋招和算法竞赛做准备的学生🌈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下次更新不迷路🎆
Ps: 月亮越亮说明知识点越重要 (重要性或者难度越大)🌑🌒🌓🌔🌕
目录
一.servlet的引出
普通的网页只有静态页面, 静态的HTML, 无法进行交互, 如果我们需要交互并且应用动态页面, 进行登录和注册等活的信息传输, 那么就需要servlet, 所以显而易见, servlet是数据交互的基础.
二. servlet的介绍
学习servlet 只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web开发原理以及本质的一个手段
servlet3.0前使用web.xml (这种方式更清晰更容易理解)
servlet3.0版本以后支持注解, 同时支持web.xml配置
- 学习SpringBoot 时,多用注解方式, 从 ssm , springboot 后面全部使用注解
- 如果是学习servlet的话为让大家更清晰知道 servlet 使用原理, 还是适合用配置方式(说明,原生 的 Servlet 在项目中使用很少)
- Servlet(java 服务器小程序),它的特点:
三. Servlet 的工作原理
Servlet接口定义了Servlet与servlet容器之间的契约。这个契约是:Servlet容器将Servlet类载入内存,并产生Servlet实例和调用它具体的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一个应用程序中,每种Servlet类型只能有一个实例。
用户请求致使Servlet容器调用Servlet的Service()方法,并传入一个ServletRequest对象和一个ServletResponse对象。ServletRequest对象和ServletResponse对象都是由Servlet容器(例如TomCat)封装好的,并不需要程序员去实现,程序员可以直接使用这两个对象。
ServletRequest中封装了当前的Http请求,因此,开发人员不必解析和操作原始的Http数据。ServletResponse表示当前用户的Http响应,程序员只需直接操作ServletResponse对象就能把响应轻松的发回给用户。
对于每一个应用程序,Servlet容器还会创建一个ServletContext对象。这个对象中封装了上下文(应用程序)的环境详情。每个应用程序只有一个ServletContext。每个Servlet对象也都有一个封装Servlet配置的ServletConfig对象。
四. Servlet 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Servlet {
void init(ServletConfig var1)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ServletConfig getServletConfig();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var1, ServletResponse var2)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String getServletInfo();
void destroy();
}
五. Servlet的生命周期
init()初始化阶段, service()处理浏览器请求阶段 destroy()终止阶段 是Servlet生命周期的方法。代表了Servlet从“出生”到“工作”再到“死亡 ”的过程。Servlet容器(例如TomCat)会根据下面的规则来调用这三个方法:
// 首先,我们来编写一个简单的Servlet来验证一下它的生命周期:
public class HelloServlrt implements Servl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ServletConfig servlet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Servlet被掉");
}
@Override
public ServletConfig getServletConfig()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 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专门向客服端提供响应的方法
System.out.println("hi HelloServle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ServletInfo()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Servlet正在销毁");
}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 http://xmlns.jcp.org/xml/ns/javaee/web-app_4_0.xsd"
version="4.0">
<servlet>
<!--servlet-name 标签Servlet程序起一个别名 (一般是类名)-->
<servlet-name>HelloServle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 是Servlet程序的全类名-->
<servlet-class>com.lxb.servlet.HelloServlet</servlet-class>
</servlet>
<servlet-mapping>
<!--url-name 标签的作用是告诉服务器, 我当前配置的地址给那个 Servlet 使用-->
<servlet-name>HelloServlet</servlet-name>
<!--url-pattern 对外提供访问Servlet地址为 : http://ip:port/工程路径/hello-->
<url-pattern>/hello</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b-app>
<servlet>里面是根据上面找下面
<servlet-mapping>里面的<servlet-name>和上面<servlet>里面的<servlet-name>是一个东西
先是从<servlet-mapping>里面找有没有<url-pattern>对应的<servlet-name>
如果有就去上面的<servlet>里面得到<servlet-class>
总体就是这样
1. init() 初始化阶段
init( ),当Servlet第一次被请求时,Servlet容器就会开始调用这个方法来初始化一个Servlet对象出来,但是这个方法在后续请求中不会再被Servlet容器调用,就像人只能“出生”一次一样。我们可以利用init( )方法来执行相应的初始化工作。调用这个方法时,Servlet容器会传入一个ServletConfig(含有配置信息)对象进来从而对Servlet对象进行初始化。
执行结果为 :

2. service()处理浏览器请求阶段
Tomcat(servlet容器加载)
service( )方法,每当请求Servlet时,Servlet容器就会调用这个方法。就像人一样,需要不停的接受老板的指令并且“工作”。第一次请求时,Servlet容器会先调用init( )方法初始化一个Servlet对象出来,然后会调用它的service( )方法进行工作,但在后续的请求中,Servlet容器只会调用service方法了。
执行结果为 :
上一个图中的第二行语句之后的所有
3. destroy()终止阶段
destory,当要销毁Servlet时,Servlet容器就会调用这个方法,就如人一样,到时期了就得死亡。在卸载应用程序或者关闭Servlet容器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在这个方法中会写一些清除代码。
一般不会使用, 但是属于该周期的一份子
✨总结 :
浏览器调用Servlet流程分析:
(第一个和之后每一个请求的区别在于是否调用init()方法, 是否实例化)
✨我的领悟(请认真看完或许对你有帮助) :
总的来说, servlet这几个函数就是, 得到HTTP请求中的信息, 然后, 对servlet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这一步, 是对Servlet类实例化, 只需要实例化一次即可, 因为Servlet实例对象是存储于常驻内存的; 下一步就是根据信息(HTTP请求)调用service()方法, 然后servlet对象对service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结束之后, 它对HTTP响应servletResponse对象进行了修改, 然后tomcat会对servletResponse对象进行操作, tomcat将HTTP响应返回给用户,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HTTP请求向servlet的一次请求
由此可见, tomcat是中间件, 是用户和servlet容器之间的中间件, 相当于连接器
servlet相当于处理器, 存在两个api, 一个是传入HTTP请求, 一个是传出HTTP请求
里面的操作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servlet对象信息的配置和web资源的调控
一类是对请求的实现, 并封装好请求需要的信息给HTTP响应返回给tomcat
tomcat的整理与感悟 :
- tomcat的作用是监听HTTP请求, 并解析HTTP请求, 将它封装在一个对象里面 (这样就简化了代码, 程序员只需要用get 和 set 两个方法就可以对HTTP请求进行调用)
- 如果只是静态页面, 那么tomcat就会自己解析出我要用哪个应用, 以及那个应用里面的资源, 然后去找到那个资源文件, 以文本的形式返回给tomcat, tomcat又以文本的形式返回给浏览器, 浏览器接收到一个文件, 自己对.HTML文件进行解析, 然后显示
- 如果是交互性页面, 那么就会使用到servlet, 但使用到servlet的时候, tomcat会去web.xml文件里查看是否有需要的参数pattern对应的name, 通过name知道servlet类在哪里, 如果没有查询到, 那么就根据你需要的类, 去找到servlet类进行实例化 (这种情况是存在<servlet>不存在<servlet-mapping>不是都不存在), 并放到web.xml文件里的HashMap里面, 下次就可以直接知道文件id(比如上文中HelloServlet类文件的路径在哪) 在哪里了, 当得到id 之后就会去到servlet实例那里去, 进行方法的调用和执行(service()方法), 执行的时候需要tomcat处理解析后的HTTP请求和HTTP响应的对象, 当执行方法之后, 这些对象也会被改动, tomcat对HTTP响应进行处理, 并返回给用户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