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系统调用的功能,但只是看看我们的实现,一个系统调用就要占用IDT中的一个描述符,而IDT只有256个描述符,这样下去的话,IDT很快就不够用了。而在DOS下一个int 21h就可以容纳很多个系统调用,由传入的ah的值来确定调用的是哪一个系统调用,我们也可以学学这种做法,我们把Get_Ticks的功能确定为0,在Get_Ticks函数中这样改:
Get_Ticks:
mov eax,0
int 90h
ret
而在Sys_Call_0x90中断处理函数中要根据传进来的eax的值来判断应该调用的是哪个真正的实现系统调用的函数,所以我们必须维护一张函数地址的表,而函数的具体类型我们又不得而知,则我们定义相当于一种万能钥匙的类型,我们在type.h中来定义:
- typedef void *Sys_Call_Handler;
接着分别在global.h和global.c中声明和定义这个表,先假设这个数组大小为64个,并顺便让这个表的第0项指向Sys_Call_Get_Ticks:
- extern Sys_Call_Handler Sys_Call_0x90_Table[]; /* in global.h */
- Sys_Call_Handler Sys_Call_0x90_Table[64] = {Sys_Call_Get_Ticks}; /* in global.c */
然后在Sys_Call_0x90中断函数中就不直接调用Sys_Call_Get_Ticks了,而是通过这张表来间接的调用:
Sys_Call_0x90:
call Save
sti
call [Sys_Call_0x90_Table + eax * 4]
mov [esi + 44],eax
cli
ret
编译链接,运行,结果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