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再次改进系统调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优化系统调用的方法,通过使用中断描述符表(IDT)中的单一描述符来支持多个系统调用。这种方法借鉴了DOS中的实现方式,利用eax寄存器的值来区分不同的系统调用请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系统调用的功能,但只是看看我们的实现,一个系统调用就要占用IDT中的一个描述符,而IDT只有256个描述符,这样下去的话,IDT很快就不够用了。而在DOS下一个int 21h就可以容纳很多个系统调用,由传入的ah的值来确定调用的是哪一个系统调用,我们也可以学学这种做法,我们把Get_Ticks的功能确定为0,在Get_Ticks函数中这样改:

Get_Ticks:
 mov  eax,0
 int  90h
 ret

   而在Sys_Call_0x90中断处理函数中要根据传进来的eax的值来判断应该调用的是哪个真正的实现系统调用的函数,所以我们必须维护一张函数地址的表,而函数的具体类型我们又不得而知,则我们定义相当于一种万能钥匙的类型,我们在type.h中来定义:

Code:
  1. typedef void *Sys_Call_Handler;  

     接着分别在global.h和global.c中声明和定义这个表,先假设这个数组大小为64个,并顺便让这个表的第0项指向Sys_Call_Get_Ticks:

Code:
  1. extern Sys_Call_Handler Sys_Call_0x90_Table[];  /* in global.h */  
Code:
  1. Sys_Call_Handler Sys_Call_0x90_Table[64] = {Sys_Call_Get_Ticks};  /* in global.c */  

     然后在Sys_Call_0x90中断函数中就不直接调用Sys_Call_Get_Ticks了,而是通过这张表来间接的调用:

Sys_Call_0x90:
 call  Save
  
 sti
 
 call [Sys_Call_0x90_Table + eax * 4]
 mov  [esi + 44],eax

 cli
 
 ret

     编译链接,运行,结果如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