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TCP和UDP的区别?
-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传输,通信前要先建立连接(三次握手机制);UDP提供无连接的传输,通信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
TCP提供可靠的传输(有序,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UDP提供不可靠的传输。
-
TCP面向字节流的传输,因此它能将信息分割成组,并在接收端将其重组;UDP是面向数据报的传输,没有分组开销。
-
TCP提供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UDP不提供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二、TCP如何保证可靠性?
1、校验和
通过校验和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首先将数据报的校验和字段设置为0,然后将发送端的数据先求反码和,结果被存储在校验和字段中,接收端将发送端的数据以及校验和求和取反码,如果为0,表示数据没有出错。
2、序列号
TCP传输时将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了编号,这就是序列号;序列号保证了接收端可以丢弃重复的报文段,还可以记录报文段的顺序,避免数据包乱序。
3、确认应答机制
TCP传输过程中每次接收到另一端的数据时,都会进行应答,即发送ACK报文。ACK报文的序列号记录了上一次收到了哪些数据,下一次数据从哪里开始发送。
4、超时重传
在TCP传输过程中,由于确认应答机制,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后会等待接收方发送的ACK报文。如果发送完数据后,迟迟没有收到接收方的ACK报文,原因可能有:
-
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没有顺利到达接收方;
-
接收方发送的ACK报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包了。
TCP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引入了超时重传的机制,简单来讲,就是发送方在发送完数据后,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ACK,就重新发送数据。
等待时间是动态计算的,在Linux中(BSD Unix和Windows下也是这样)超时以500ms为一个单位进行控制,每次判定超时重发的超时时间都是500ms的整数倍。重发一次后,仍未响应,那么等待2×500ms的时间后,再次重传。等待4×500ms的时间继续重传。以一个指数的形式增长。累计到一定的重传次数,TCP就认为网络或者对端出现异常,强制关闭连接。
三、UDP如何实现可靠传输?
QUIC是一个基于UDP协议的传输层协议,兼具了TCP和UDP的特点,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顺序性、以及负责丢包处理。
1、安全性
QUIC对每一个UDP数据包都进行了加密和认证的保护,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UDP本身是无序传输的,所以多个数据直接发送即可,由QUIC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排,然后送往上层应用。
2、0-RTT建立连接
QUIC采用了类似于cookie的技术,如果之前建立过连接,那么之后可以不用重复握手而直接开始传送数据,以实现 0-RTT 往返时延。
3、丢包恢复
发生丢包时,TCP会重传丢失的包。而QUIC则使用了一种前向纠错算法,通过连续的几个数据包的校验和,可以直接恢复出丢失的包内容(异或),而不需要重传。前向纠错算法的本质是异或运算:
假如有4个数据,那么它们可以取4个异或值,其中每一个数据都可以由另外4个异或计算出来。还可以把ABCD和E想象成一个数据包,如果我们传输ABCD这四个数据包,第五个数据包传输的是E,这五个数据包可以丢失任何1个数据包。接收方收到数据之后,能够把它丢的数据恢复出来。前向纠错算法能处理的是连续数据里只丢1个包。同时丢失A和B,这个算法不能解决。
4、快速重启会话(支持网络切换)
QUIC通过UUID来标识用户(而不是 IP + 端口),IP地址即使改变了,QUIC连接可以继续存活,因为UUID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无需重新进行握手。
QUIC的缺点是丢包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