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48. Rotate Image(递归)

本文详细解析了LeetCode上第48题“Rotate Image”的解决方案,介绍了一种不开辟额外空间,仅通过修改输入矩阵实现顺时针90度旋转的方法。该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旋转第一行除最后一个元素外的所有元素,然后递归地旋转内部矩阵,最终实现了矩阵的高效旋转。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来源:https://leetcode.com/problems/rotate-image/

问题描述

48. Rotate Image

Medium

You are given an n x n 2D matrix representing an image.

Rotate the image by 90 degrees (clockwise).

Note:

You have to rotate the image in-place, which means you have to modify the input 2D matrix directly. DO NOT allocate another 2D matrix and do the rotation.

Example 1:

Given input matrix =

[

  [1,2,3],

  [4,5,6],

  [7,8,9]

],

 

rotate the input matrix in-place such that it becomes:

[

  [7,4,1],

  [8,5,2],

  [9,6,3]

]

Example 2:

Given input matrix =

[

  [ 5, 1, 9,11],

  [ 2, 4, 8,10],

  [13, 3, 6, 7],

  [15,14,12,16]

],

 

rotate the input matrix in-place such that it becomes:

[

  [15,13, 2, 5],

  [14, 3, 4, 1],

  [12, 6, 8, 9],

  [16, 7,10,11]

]

------------------------------------------------------------

题意

不开辟新的O(n^2)的空间,将n×n的矩阵顺时针旋转90°

------------------------------------------------------------

思路

手写个3×3、4×4矩阵的旋转,仔细观察,发现旋转由以下两个步骤构成:

1. 旋转第一行除最后一个元素外的n-1个元素,每次旋转会涉及4个位置之间的轮转,经过(n-1)×4次旋转之后,矩阵外面的边框旋转完成;

2. 递归旋转内部的(n-2)×(n-2)矩阵。

下面是一个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顺时针旋转90°:

13

9

5

1

14

10

6

2

15

11

7

3

16

12

8

4

同一色系表示同一个轮转片。n×n矩阵外围共(n-1)个轮转片,每个轮转片包含4个单元格。内部的(n-2)×(n-2)矩阵(白色)用递归方式处理。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oid dfsRotate(int[][] matrix, int x, int n)
    {
        if (n <= 1)
        {
            return;
        }
        int tmp = 0;
        for (int i=0; i<n-1; i++)
        {
            tmp = matrix[x][x + i];
            matrix[x][x + i] = matrix[x + n-1-i][x];
            matrix[x + n-1-i][x] = matrix[x + n-1][x + n-1-i];
            matrix[x + n-1][x + n-1-i] = matrix[x + i][x + n - 1];
            matrix[x + i][x + n - 1] = tmp;
        }
        dfsRotate(matrix, x + 1, n - 2);
    }
    
    public void rotate(int[][] matrix) {
        int n = matrix.length;
        dfsRotate(matrix, 0, n);
    }
}

 

内容概要:本文从关键概念、核心技巧、应用场景、代码案例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五个维度探讨了Python编程语言的进阶之路。关键概念涵盖装饰器、生成器、上下文管理器、元类和异步编程,这些概念有助于开发者突破基础认知的核心壁垒。核心技巧方面,介绍了内存优化、性能加速、代码复用和异步处理的方法,例如使用生成器处理大数据流、numba库加速计算密集型任务等。应用场景展示了Python在大数据处理、Web开发、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运维等多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在FastAPI框架中构建异步API服务的实战案例,详细分析了装饰器日志记录、异步数据库查询和性能优化技巧。最后展望了Python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异步编程的普及、类型提示的强化、AI框架的深度整合以及多语言协同。 适合人群:已经掌握Python基础语法,希望进一步提升编程技能的开发者,特别是有意向从事数据科学、Web开发或AI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Python进阶概念和技术,如装饰器、生成器、异步编程等,提升代码质量和效率;②学习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如通过FastAPI构建高效的异步API服务;③了解Python在未来编程领域的潜在发展方向,为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含了丰富的实战案例,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练习,特别是尝试构建自己的异步API服务,并通过调试代码加深理解。同时关注Python社区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具。
内容概要:本文档《Rust系统编程实战》详细介绍了Rust在系统编程领域的应用,强调了其内存安全、零成本抽象和高性能的特点。文档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核心实战方向、典型项目案例和技术关键点。在核心实战方向中,重点讲解了unsafe编程、FFI(外部函数接口)和底层API调用,涉及操作系统组件开发、网络编程、设备驱动开发、系统工具开发和嵌入式开发等多个领域,并列出了每个方向所需的技术栈和前置知识。典型项目案例部分以Linux字符设备驱动为例,详细描述了从环境搭建到核心代码实现的具体步骤,包括使用bindgen生成Linux内核API的Rust绑定,定义设备结构体,以及实现驱动核心函数。 适合人群:对系统编程有兴趣并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开发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操作系统底层机制、网络协议栈或嵌入式系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Rust在不同系统编程场景下的应用,如操作系统组件开发、网络编程、设备驱动开发等;②通过实际项目(如Linux字符设备驱动)的学习,理解Rust与操作系统内核的交互逻辑;③提高对unsafe编程、FFI和底层API调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阅读建议:由于文档内容较为深入且涉及多个复杂概念,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练习,特别是在尝试实现Linux字符设备驱动时,务必按照文档提供的步骤逐步进行,并多加调试和测试。
内容概要:本文针对现有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对网络传输能力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配电网灵活性供需模型,分析了4种供需匹配情况,接着提出3类灵活性评估指标,构建了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重点解决了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带来的波动性问题,为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文中还详细介绍了MATLAB代码实现,涵盖参数初始化、灵活性需求和供给计算、评估指标计算、优化调度模型及可视化结果等方面。此外,对灵活性供需匹配的4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扩展实现了完整的灵活性评估系统,增加了动态时间尺度、增强可视化和实用扩展等功能,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配电网规划与运营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关注分布式电源接入和电网灵活性评估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评估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灵活性,解决DG接入带来的波动性问题;②通过优化调度模型最小化运行成本,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③利用扩展实现的系统进行多时间尺度仿真和不同场景下的对比分析,支持实际工程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MATLAB代码实现,还通过模块化设计增强了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建议读者结合具体配电网参数调整设备容量约束,根据当地电价政策优化成本系数,并采用历史数据训练更精确的场景生成模型。同时,可以通过并行计算加速仿真过程,采用交叉验证和蒙特卡洛仿真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内容概要:该论文基于SIMULINK平台,通过构建单机无穷大系统和三机电力系统模型,研究了电力系统在大扰动下的暂态稳定特性。通过观察电动机电磁功率、机械功率和转速波形,分析了故障切除前后系统的动态行为。结果表明,系统复杂度与暂态稳定性密切相关,快速切除故障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单机系统仿真验证了快速切除故障的有效性,而三机系统进一步揭示了多机系统中复杂的暂态特性。此外,论文还探讨了LED/LD驱动电源的设计优化,提出了基于GaN器件的高频驱动电路和ZVS控制算法,并通过STATCOM等FACTS设备增强了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生,特别是从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和电力电子设计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单机和多机电力系统在故障条件下的暂态稳定特性;②掌握基于SIMULINK的电力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方法;③学习LED/LD驱动电源的优化设计,包括GaN器件的应用和ZVS控制算法的实现;④了解FACTS设备如STATCOM在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中的作用。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涵盖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和LED驱动电源设计两个方面,读者应重点关注SIMULINK模型的构建和仿真结果分析,同时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对于电力电子部分,建议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理解GaN器件和ZVS控制算法的优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